有效学校学习材料17:学校内涵发展的四个核心要素
(2012-10-05 12:17: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研处事 |
学校内涵发展的四个核心要素
(来源:陆汝根
的,是以教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二次课程”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的特定条件开发的,是以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教师要将每次备课当作是自己的一次课程开发,当作是自己对教学的重新设计,要在设计与开发中反映新课程的要求,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要源于教材,更重要的是还要高于教材。如何才能高于教材?涉及到一个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的问题。
件性课程资源,如,制作挂图、剪纸、幻灯片、录像、录音等。这样平面的教材就变成了立体的教材,枯燥单调的书面资料就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学生对教材就会有兴趣,就愿意学习,也更容易理解。三是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理解编者的意
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四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与传统教材不同,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了空间。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对于教师在教学
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对于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学会共享,培养学生有人与人之间交往、交流、合作的愿望,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三是探究性学习要突出问题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探究式学习的品质,关键还在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问题越难解答,越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还要指导学生把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方法运用到广阔的生活领域,促进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
首先,教师专业化强调教师要经过专门培养。教师的培养主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正规的学历教育,即由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经过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历教育使其成为教师;二是教师任职后的继续教育,即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通过在职学习和进修,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其次,教师专业化表征教师的教育教学有着本行业的专业标准,这种专业标准首先表现在对教师学历的严格要求上。教师的专业性还表现在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获得该职业的任职资格———“教师资格证”,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在本行业内有独立的专业职务系列以及与此相应的工资待遇。最后,教师专业化强调教师要有崇高的专业信念、自律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树立教育的服务观念,以此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使其更主动自觉地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
学生快乐成长是目标。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是学生,是通过发展带来学生身心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更多地走进学生心理世界,理解学生文化特征,体验学生生存状态,把握学生的生活方式,使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使课程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德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生交往与对话更进一步深入。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涌现,可谓“百花齐放”。其中“快乐教学”脱颖而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和运用得最多的教学指导理论。
3、让学生在教师榜样的情感熏陶下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有其自身的情感熏陶与激励促进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育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显得尤为重要,表现为良好的情感调控能力和富有自制力,注意情感的传递效应。教师的讲评、板书、批改和教育中所显露出来的品质对于学生是一种感化,是一种榜样的力量。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更多地掌握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方面的差异,从而使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在学校内涵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如果注重了课程开发、课堂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快乐成长这四个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就能让师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使学校充满无限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第三小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