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校学习资料5:有效学校的六个特征
(2012-10-03 15:13: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研处事 |
有效学校的六个特征
姚利民:湖南安乡人
[内容提要]近03多年来,国外开展了大量有效学校的研究。本文在综述这些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讨了有效学校的特征,认为国外的研究对我国建设有效学校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有效学校;特征;探讨
中图分类号:6G
一、有效的管理是有效学校的关键特征
学校是由众多个体组成并通过群体活动—主要是教育教学和学习—而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组织。教育结果的达到需要实施管理或领导,有效管理促进学校的有效性。大量有效性的研究都表明,有效管理是有效学校的关键特征;1]有的研究甚至认为,在决定学校有效性的诸因素中,有效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2]l
有效的学校管理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理使教职工和学生努力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此,管理者具有效率意识,重视时间管理,重视对工作过程本身的管理,尽量减少辅助性管理和常规性管理的时间;既加强并改善学校的内部管理,如管理集体的共识和共同目标,为共同目标的实现创造适宜的校内环境,又在学校陷入困境和面临外来挑战时,注意与外界保持沟通和接触,得到外界支持,获取办学资源,摆脱困境,迎接挑战,从而实现学校目标,增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重视与被管理者平等交流、对话和沟通,强调在实现学校集体目标时非但不忽视教职工的个人目标,反而使职工实现个人目标,使教职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他们与教职工建立亲密、友好、融洽的关系,给教职工以支持和鼓励,在教职工取得成果和表现出较好的工作业绩时,给予教职工真诚的表扬,并看重教职工对学校的贡献,由衷地感谢教职工为学校所作的贡献。他们关心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教职工战胜困难。他们重视教职工的发展,通过在职培训、脱产学习和外出学习等方式为教职工发展提供机会和方便。
四是注重参与。发挥管理集体和教职工的作用,与教职工共同制定学校目标、教学目标,共同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让教职工参与决策,参与课程和教学计划制定,参与管理,在学校事务中主动征询、倾听并充分考虑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既要求教职工关心学校,参与学校事务,又重视培养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对学校有效性负责的强烈责任感,鼓励教职工与管理者共同努力,把学校建成十分有效的学校。
二、优良的学校环境和积极的学校氛围
优良的学校环境和积极的学校氛围是有效学校产生的适宜土壤和有效催化剂。大量有效学校研究证实,学校环境和氛围是建设有效学校不可忽视的因素。
优良的学校环境和积极的学校氛围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接受培训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和全面成长。
且对教学效果、学生成功乃至学校有效性会产生积极影响。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与社区建立关系等非认知性目标上。提倡教师丰富专业学科知识,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鼓励学生掌握学术性标准,根据教学业绩、学习成绩评判和考核师生;形成了教师从严治教、
严谨治学和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氛围,师生以真才实学而自豪,以不学无术而耻辱。
所有学校对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效果充满自信,有效能感。研究表明,学校的高效能感能促进学校取得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具有高效能感的教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对自己有高期望的教师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不仅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成就期望、学习抱负、学习能力评价、承担学习任务的自信心,而且会影响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即这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充满信心,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鼓励学生的进步,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学好,通过奖励来强化学生的成就和进步。
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规范教学活动,尽可能减少用于课堂管理、维护秩序上的时间,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以仔细考虑的顺序教学这些单元;教师清楚且生动地展示知识和技能;教师通过有条理且清楚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新旧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联系,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牢固地掌握、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技能。
7)重点突出。当赋予学生独立学习的较多责任时,课堂中更可能出现学习不同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每一课时内只有特定的教学和学习重点,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一致(但并不意味着学生总是做相同的事),教师将其精力用在特定的课程内容上。一般而言,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取得了更大的学习进步。
8)师生最大程度地交流。师生最大程度地交流要求教师与整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交流,实行整班教学,而不只是面向少数学生。教师也重视发现关键的学生,注意全体学生都面临的共性问题,根据共性问题开展教学。教师将更多时间用于与学生讨论和与学生进行高层次交流。研究表明,教师通过整班教学而实现的师生最大程度的交流能引起学生更注意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因此取得了更大的学习进步。
五、共识与合作
有效学校研究表明,有效学校不仅是一个所有成员对学校目的和作用具有共识,并通过支持与合作来体现这种共识的相互支持、彼此合作的共同体,也是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和合作的成功典范。这具体体现为:
1)目的统一性。研究证实,学校成员对学校目的和作用的共识与学校绩效的改善相关密切。当学校面临克服困难、协调冲突目标以及抵抗巨大外来压力的情境时,学校成员的目的统一性和共识尤为重要。学校具有明确的共同目的,特别是具有明确的、公共化的、为师生认可和接受的目的和教学目标,有助于统一全体成员的行动,特别是统一教师的行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士气和进行有效教学。
2)实践一致性。包括采取的措施一致,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一致,评定、奖励和制裁的标准、规则一致,纪律和管理一致,不同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相关联,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方式互相协调而不冲突,等等。实践一致可以使学校全体成员为实现学校目标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也可以使学生按学校所设定和指导的方向发展,还可以避免由于不一致对教育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
3)支持和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效学校的成功源于学校全体成员如管理者与教师、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的合作,也源于全体成员在统一目的和共识基础_L为提高学校有效性而作出的共同努力。在有效学校,注重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尤其重视成员在工作中的相互支持和合作。当然,在有效学校也鼓励先进,倡导竞争,但这种竞争是在学校成员相互支持和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他们为提高整个学校有效性的竟争。
4)家庭和学校配合。大量有效学校研究表明,家庭与学校的支持性关系和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对学校有效性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学校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以及教育计划、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要求,请家长经常参观、考察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学校工作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成绩、优点和缺点,学校制订了向家长开放的政策。另一方面,家长熟悉并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主动与学校合作,形成了与学校一致的教育目的、教育要求以及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与学校一致的期望,与学校一道共同关心、支持和帮助孩子的学习。家长还注重创设有助于孩子学习的家庭环境与气氛,主动关心、支持、帮助孩子的学习,当孩子学习取得进步时给予奖励和鼓励,在孩子面临困难时帮助和支持孩子克服困难,达到学校的要求。
六、准确评估与及时反馈
有效学校研究揭示,有效学校注重准确评估学生的进步和学校的绩效,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反馈,进行强化。
l)了解并管理学生的进步。让教师、学生及家长看重学生的成就和进步:注意为教师计划教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信息;向学生传递学校和教师关注他们的进步并对他们的进步感兴趣的信息。有效学校保存了学生的履历,作为了解并管理学生进步的一种方式。研究者发现,学校和教师保存学生的履历不仅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认知发展相关,而且与学生的个人品质提高和亲社会性发展相关,保存学生履历的确是有效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有效学校了解学生进步将客观性评定结果和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判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评估学生。
2)评估学校绩效。有效学校的研究者Scheerensl(1992)指出,适当评估学校绩效是促进学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评估可以使学校主动获取教育效果的信息,为学校及时改进提供参考。有效学校采用多种评估学校绩效的措施,将评估学校绩效与调整学校目标、反思教育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等结合起来,经常地开展校内评估。
)3及时反馈。不仅了解学生的进步和评估学校绩效,而且在了解、评估的基础上作出反馈,及时强化学生和学校的进步与成就。研究表明26]l,全校性认可和公开认可学生学习上的成就和其他方面的良好行为有助于学校的有效性,表扬和欣赏之类的肯定反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肯定反馈比依靠批评的控制更有效。一方面,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现有成绩与过去成绩相比较的进步来给予肯定、表扬和称赞之类的强化;另一方面,避免过多滥用这类强化和不根据学生的表现或进步任意运用这类强化的现象;另外,这类强化的运用是依情况、学生而变化的,通过强化使学生把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归于能力和努力。
综上所述,近30多年来,国外开展了大量有效学校特征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有效学校的关键特征,即:有效的管理、优良的学校环境和积极的学校气氛、高度重视教学和学习、有效的教学、共识与合作、准确评估与及时反馈。这一研究为我们形成有效学校建设的目标、明确有效学校建设的方向和途径提供了十分具体的、可操作的参考。我国要高度重视有效学校的建设,并周密考虑、认真实施建设有效学校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确保学校教学的有效性来实现学校的有效性。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