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口时评 |
何亚福
最近,有一位网友问我:“据媒体报道,《中国统计年鉴2016》显示:2015年,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47。这个数据是怎样得出来的?”考虑到有不少网友还不懂得如何计算总和生育率,所以我打算写一篇短文来通俗易懂地说明这个问题。
总和生育率的英文是total fertility rate(缩写是TFR),是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这是一个合成指标。
由于总和生育率是平均每位妇女生育的孩子数,所以不能带千分号。有一些新闻报道或文章把总和生育率带上千分号,例如,2017年2月18日澎湃新闻网刊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杨春滋的文章《“全面二孩”后,农村也望“儿”却步》,其中提到:“2015年全市总和生育率为1.17‰,远远低于自然更替生育率2.1‰”,这是不对的,应该把千分号去掉。如果是“一般生育率”(指某一年每千名育龄妇女的活产婴儿数,英文是general fertility rate,缩写是GFR),则需要带千分号。
下面具体说明如何计算2015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表2-17《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把“生育率”这一列的15~49岁妇女各个年龄的生育率加起来,得数是1047,由于这是以每千名妇女为单位,所以再除以1000,就得到总和生育率为1.047。
总和生育率的另一种计算方法是把15~49岁妇女按五年一组的年龄段进行统计(即15~19岁,20~24岁......40~44岁,45~49岁分别为一组),把每组的年龄别生育率相加,再乘以5,把所得到的数再除以1000,就得到总和生育率为1.054。
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虽然有所差异,但都显示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只有约1.05。当然,由于这是抽样调查,有可能存在误差,实际生育率不一定是1.05。不过,即使误差达到20%,也显示2015年中国的生育率已经很低了。
有人提出质疑:在上面的计算过程中,为何把15~49岁的女性都包括在内?事实上,把15~49岁的女性作为计算总和生育率的对象,是国际人口学界计算TFR的通行做法。
还有人问:“你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怎么得出了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原因很简单,《中国统计年鉴2016》是2016年出版的,而不是指2016年的数据,表2-17是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所以根据这张表计算得出的是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