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口计划生育杂谈 |
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没有那么大
何亚福
按照计划生育的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少生了4亿人。例如,据新华网报道: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在哥本哈根建议,将人口问题写进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成果文件。据赵白鸽介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从30年前的5.8下降为目前的1.8,也就说中国在过去30年里少出生了4亿人口。
我认为,中国现在的总和生育率之所以比30年前下降了很多,主要原因并不是实行计划生育,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对比一下:1980年代的生育政策与现在的生育政策相差不大,但实际生育率却相差很大。
对于降低生育率来说,生育政策的作用远远比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大(也就是“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例如,现在韩国不但不限制生育,而且还鼓励生育,但生育率比中国大陆还低。
一对夫妇如果很想多生一个孩子,那么,即使他们要冒着重罚的风险,他们也要把孩子生下来。例如,以前有一位网友在我的博客留言说:“我是一个上校军官,我的太太是大学教师,为了生二胎,我 和太太均辞职了。在北京,超生一个罚15万,父母双方还要双开,可我和太太不怕,孩子是我们的无价之宝,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看着可爱的小宝贝,心里自豪极了!无论付出多高的代价都值得!父母为了孩子连生命都愿奉献,还怕罚款?!历史将证明……”(附注:这位网友在2007年6月参加了凤凰卫视在北京录制的二胎讨论节目)。
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只限制得了那些生育愿望不够强烈或意志不够坚强的人。对于一定要实现生育愿望的夫妇来说,计划生育并没有减少这些夫妇生孩子的数量,只是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主要是巨额的“社会抚养费”);在某些情况下,计划生育激化了社会矛盾(例如有些超生夫妇拒绝缴纳“社会抚养费”)。
近几年来,陆续有一些网友发邮件给我说:他们已经生了二胎或正在准备生二胎(并不符合现行生育政策)。他们当然知道,他们将会为生二胎而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他们认为付出这些代价是值得的。
一对夫妇如果一定要多生一个孩子,那么生育政策是不可能阻止得了的,因为孩子一旦生下来,计生部门(或其他任何部门)就无权杀死这个孩子;另一方面,一对夫妇如果不想生孩子,那么即使奖励生育,他们也不想生孩子。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在鼓励生育,但生育率却很低。对于相当一部分夫妇来说,不论生育政策是限制生育还是鼓励生育,他们都要实现生育愿望,既不会因为生育政策是限制生育,他们就少生孩子;也不会因为生育政策是奖励生育,他们就多生孩子。
可见,生育政策的作用其实是十分有限的,人口政策的制定者不应高估生育政策的作用,不要以为制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例如,1980年中国制定了在20世纪末将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不能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抓得不严(已经上升到“一票否决”的高度了),然而,“12亿人口目标”仍然落空了,在1995年,中国人口突破了12亿大关。
现在有一些人口学家认为,将来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时,只要放松计划生育,然后生育率就会又回升了。他们总是以为,生育率是像水龙头一样想开就开、想关就关的。这也是计划者的悲哀,他们总是按照自己不丰富的智力去强行做计划,然而实际情况显然比他们的头脑更丰富。建国以来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