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言命题练习题

(2015-09-18 12:38:20)
标签:

佛学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分类: 判断推理

1. 甲乙丙丁四人为同班同学。关于某次考试,

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乙说:丁考试没有及格;

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说:乙考试也没有及格。

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下列断定中为真的项是(  ),并写出推断过程:

A甲说假话,乙考试没及格;

B乙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

C丙说假话,丁考试没及格;

D甲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 

答案A

解析:甲丙矛盾关系,其中必是一真一假,其他两人都为真好,因此有人没及格,说明甲是假话。因此选A

 

2. 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都写有一句话:

1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2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3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4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只有一句话为真,则下列为真的项是( ):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3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答案D

解析:一和四矛盾,其他两个为假,因此第二个杯子没苹果,第三个杯子有巧克力。

 

3. 某次捐款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调查,可以确定是周吴郑王中的两个人捐的。询问四个人时,

周说:不是我捐的;

吴说:是王捐的;

郑说:是吴娟的;

王说:我肯定没有捐。

经过查证,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那么,下列断定中可能为真的项是( )。

A周王所捐;  B郑王所捐;  C郑吴所捐;   D郑周所捐

答案B

解析:假设A项为真,代入可知,周为假,吴为真,郑为假,王为假。同理,代入B项成立。因此选B

 

4. 关于某学生宿舍同学使用Internet的情况有以下断定:

1)该宿舍所有同学都会使用Internet

2)赵云会使用Internet

3)有些同学会使用Internet

4)有些同学不会使用Internet

经过调查,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是正确的。那么,下列哪项结论必然从上述条件推出?

A赵云会使用Internet;        B有些人不会使用Internet

C所有人都会使用Internet    D所有人都不会使用Internet

答案B

解析:1能推出21能推出3,假设1为真,那么23都为真,矛盾。故1为假,因此选B

 

5. 大会主席宣布:“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如果这不是事实,则以下哪项必为事实,为什么?

A大家都不赞同此方案;

B有少数人不赞同此方案;

C有些人赞同,有些人反对;

D至少有人是反对此方案的。

答案D

解析:题干等价于“并非(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说明有人有异议。

 

6. 在某校新当选的校学生会7名委员中,有1人是大连人,2人是北方人,1人是福州人,2人是特长生,3人是贫困生。那么,下列断定中与题干相矛盾的项是哪一项,为什么?

A2个特长生都是贫困生;

B贫困生不都是南方人;

C特长生都是南方人;

D大连人都是特长生。

答案A

解析:大连人是北方人,因此上述条件中最多包含8个人,实际人员是7人,因此8人中不能有2人以上有交叉关系,因此选A

 

7. 在对某生产事故原因的调查中,70%的人认为是设备故障,30%的人认为是违章作业,25%的人认为原因不清楚,需深入调查。以下哪项能合理地解释看起来是矛盾的题干?为什么?

A被调查的人有125个;

B有的被调查的人改变了观点;

C有的被调查者认为事故的发生既有设备故障的原因,也有违章作业的原因;

D很多认为原因不清的被调查者实际上有自己倾向性的判断,但不愿意透露。

答案C

解析:结合数学运算,容斥原理轻松秒杀。

 

8. 某大学校长在校庆大会上讲话时说道:“我们有许多毕业同学以自己的努力已在各自领域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他们有的已成为科学家、将军、市长、大企业家,我们的学校以他们为骄傲。勿容置疑,我们已毕业同学中有许多女同学¼¼”若校长讲话中的断定都是真的,则下列哪项必为真?为什么?

A取得优异成绩的至少有女同学

B取得优异成绩的男同学比女同学要多

C取得优异成绩的女同学比男同学多

D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没有女同学

答案D

解析:可能所有取得优异成绩的人都是男。也就是可能没有女。

 

9. 针对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某学院某班承诺,只要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那么,只要有一人作弊则全班同学的考试都以不及格计。校方接受并实施了这一承诺。结果班上还是有人作弊,但班长的考试成绩却是优秀。试问:从上述断定中能逻辑地得出下列哪项结论?为什么?

A班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使校方没有严格实施承诺

B作弊的就是班长本人

C全班没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字

D全班有人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字

答案D

解析:假设全都签字,有人作弊,则全班成绩都不及格,而班长成绩优秀。出现矛盾,所有假设不成立。因此选D

 

10. 某大学某寝室中住着若干学生。其中,1人是哈尔滨人,2人是北方人,1人是广东人,2人在法律系,3人是进修生。因此,该寝室中恰好有8人。那么,以下各项中不能加强上述论证的项是( ),为什么?

A题干中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的人

B广东学生在法律系

C哈尔滨学生在财政系

D进修生都是南方人

答案B

解析:1人是哈尔滨人,2人是北方人,1人是广东人,2人在法律系,3人是进修生。根据上述表述可判断,最多8个人。因此,8人中不可能有重叠。故选B

 

 

http://s7/mw690/0024hwvHgy6VwBkPnfg96&690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欢迎加入QQ群:公考必进学习群 323178030,参与学习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