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的记录20200401
(2020-04-02 11:43: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间世 |
疫情给生活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仿佛一切都与自己变得有关了。这种说法本就在对与不对之间微妙。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理论上,自己只要管好自己那一小摊子事情就能在社会上生存。东西可以买,服务也可以买,不需要自己很全能,也不需要和别人打太多交道。然而,很多事和人实际上都与我们相关的,只是现代生活把我们保护得很好,仿佛是一个隔开红尘的防护罩,让我们有了“专注”的可能和必然(分工提高效率嘛)。而现在,在病毒传播之高效会让我无奈的意识到:其他陌生人的行为,哪怕我们这一辈子也不见,也会对我们很有影响。于是,这层薄如蝉翼防护罩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每天都有很多的假和打假消息在微信群上传播。有时会浏览一下,多注意、防诈骗在平时也是必要的。只是,我真的没想到这段时间欺诈行为那么猖獗。
假新闻已经司空见惯,为了流量什么都能编,比如什么游人不顾居家令跑到DC看樱花(那里原计划的樱花节已改成在线了)。顺便,这个编得倒很有“诚意”,参照了真实的故事。前段时间加州的居家令让大家在家工作结果很多人跑到海滩上去玩,密密匝匝;又有很多人真的不顾危险上邮轮玩。
当然,假新闻比起诈骗来还是好一些,诈骗种类太多,简直乱花渐欲迷人眼。比如,有人冒充政府说可以免费领硫酸羟氯喹;有人冒充WHO工作人员让大家查看疫情通知;有人说要成立华人互助小组保障安全……实在无法一一列举,反正最后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某个链接骗取个人信息。
还有一些诈骗还需要真人来演,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前几天有人冒充校友混入了校友群。可惜演技很拙劣,适得其反,最有意思的是她还说发现有些同学是假的。后来,群主核实身份后把她踢出了群。想到她一进群她就说自己被另一个校友群踢出来,因为她说了真话,反被其他群成员语言暴力,所以一定会被黑,这对她来说真的可以构成一出不断循环上演的戏码,虽然很老套。群里的校友们有些也抱着很幽默的心态。踢了后有人说其实也可以让她留着,让其他人都知道她是假的,只有她不知道。虽然被另一位校友“教育”说,不能因为别人骗我们,我们就骗别人,但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我还是被乐到了。
另,之前觉得有人冒充防疫人员入室偷窃非常过分。没想到有人居然想到用防护装备可以推出一项很“贴心”的“服务”,以服务的方式“正大光明”的赚钱。广告词说只要2000新元就可以带着一队人打扮成医护人员,上门把客户“救出来”,接到女朋友那里14天,并让客户的老婆自行在家隔离。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事,但看到这类段子笑一笑,放松一下也好,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则还在继续运行着……
前一篇:特殊时期的记录20200330
后一篇:特殊时期的记录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