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变有内外

(2011-09-26 21:55:52)
标签:

娱乐

杂谈

分类: 人间世
回国已有三周,上周去了北京看过去的朋友。虽然人不同,但交谈中几乎总能听到对方说的一句是,你的样子好像一点都没变。我对自己形貌如何并不是特别的在意。只是很好奇,这到底是一句恭维呢,还是在表达一份对改变的期待?以及,人们的内心是否更容易盼望外部事物有所变化?

比如这次回到北大去,聊天时也总会聊起些旁人,但都是很外部“泾渭分明”的一些改变。诸如,哪位同学分手了,哪位同学跳槽了,哪位老师结婚了,哪位同学结婚了……

回来看到的一些电视节目也是很好的例子。有两档就是以“改变”为主题的:比如《交换空间》,两家对自己房屋专修不满意的主人,互相到对方家去协助设计师搞再次装修,于是48小时候房子彻底改头换面,最后屋主回去后看到全新的房子总是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再比如《购时尚》,两个对自己外貌不满意的女人,5天中会分别经过心理学专家、美容服装专家、名模的指导,最后完成一个“时尚变身”,效果无不是“判若两人”。另外两档相亲类节目,虽然本身不是以“改变”为主线的,但其栏目本身的感觉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动:《相约星期六》的所有的互动环节设置都换了;而《非诚勿扰》原来的拜金取向十分浓烈,乐嘉又损得厉害;现在却时不时的倡导公益,表现出一些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女生各个妆画得漂亮,嘉宾也多了黄菡来作为平衡。看来不仅是人们期待改变,更重要的是,改变本来就是一种必然。毕竟事物总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

看这些节目还有个感慨,就是我们整体对他人内心世界的关心水平有待提高。其一,心理学专家简直无处不在,而且似乎可以对任何事物随意进行评价,只要有些道理就行了,人们还很信服的样子。只是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专家用的那套语言,那套逻辑,虽然在专家自己的世界里都对,但离那个人的生活真的很远很远。而且又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我很怀疑是否真的能有所帮助;其二,撇开相亲类节目不说,都在打感情牌。但主人公一旦情感爆发,处理起来又还是很表面的,于是这些“动情”仿佛变成了一个要素,这让我觉得不太舒服。

当然,万丈高楼平地起,空谈无益,还是要从自己做起。首先,时常提醒自己,我看别人也有很多盲点,改变也是有内外之分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容易,是需要修炼的功夫,就像一个好中医的“察言观色”“见微知著”都绝不只是说说而已,要多多锻炼。其次,可以对自己内心的变化保持敏锐,然后,也不妨试着在合理的限度内与他人沟通一部分内心世界。最后,再回到自我提升这条道路本身,真正的改变还是要从自己的内心入手,但也别太忽视外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