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时间管理原则

(2010-03-11 06:56:42)
标签:

杂谈

学校

分类: 齐物论

对自己之不可控有清晰的认识在时间管理中很关键。承认不可控才不会陷入盲目控制的无用功,以及它所带来的挫败。我并不是很喜欢“管理”这一系列词,诸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过于控制了,似乎搞得到处都有一个严格的老板,生活很无聊。虽然这些词语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控制力的信心,但其实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可控的东西,除了他人不可控(“他人即地狱”),自己更不可控。

时间管理的根本是为自己服务,不是与自己为敌。让自己与环境的匹配度更高,提高自己的适应性,不至于头破血流而已。所以,环境中的压力并非敌人和硬性要求,只是敦促你改变的一位朋友。比如,我此刻在哈佛,在这个如此变态而短暂的项目中,既要把眼前的学习搞好,又要开始安排出路,一边还要健康的生活,不熬夜,保持正常的社会功能,真的很不容易。最近课业负担有增无减,加上安排回国事宜,开始找工作,事情呼啦一下就拥上来了,让我应接不暇。我们被外部环境要求得太多,需要不断舍弃和平衡,改变似乎注定要发生。因为到了这时我会深切的感受到,如果早先能够更好的计划安排,也不至如此。虽然也会有些后悔,但是我还是很开心,毕竟,切切实实的意识到问题,就是改变的前提,这也是写下本文的初衷。如果一定要在失控中试图掌控,以下是两条更具有操作性的原则。

首先,“大小球”模型可以帮你拟定更好的办事的顺序。一个容器先装大球之后还可以装得下小球,但若先装小球,大球就可能就装不进了。事有轻重缓急,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在不同的事情上可以做这样的区分:正事与消遣,易做与难办,紧急和非紧急。日程中如果能就这些维度找到综合平衡的最优值当然最好。做不到也无所谓,只要确保重要的、紧急的被高度重视,得以先完成其实也就差不离了。我以前就是反面。总是过于盲目的自信,觉得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那些堆积的事。喜欢先做一些不紧急的、容易的、和消遣的事,这在北大或许无所谓,但是到这里后便导致了之后各种抓狂。所以,也是应该调整一下了,不仅要头脑或本子中要有各种事项,而且还应该有它是“大球”“小球”的决策,落实到操作,就是要有优先等级标记。

其次,死抠细节没必要,不忘大局就好。去年刚开学的时候,有一个博士生曾经讲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大家都强调时间管理,但真正重要的是“能量管理”Energy Management。提高效率意味着要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但是,真正贯彻执行非常难。因为我们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天到晚都保持高度唤醒的生理状态,完成那些占用很多认知资源的任务。为了我们自身能量的可持续被使用,必然的在整个生活世界中,要进行一些平衡,做一些没那么艰难头疼的事。人不是机器人,受到生理的限制,肯定会需要娱乐、需要逃避、也需要偷懒的。所以,苛责自己,让自己时时绷着一根神经并没有什么好处。据现实灵活调配自己的能量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生存策略。

承认不可控不代表放任自流。世界是如此芜杂且充满了无聊的诱惑,比如社交网络,稍不注意,将更加远离美好的生活。如果太随心而动,就会演变成第一条中描述的情形,做一些简单的事太久作为休憩以至于给重要的任务留下太少的时间。在这个时候,心中保持对整个大系统的觉知,就不容易迷失,也就知道自己做各种事在自己的整个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否则,也许你会迷失在无关的生活细节,某个课程任务,或者某一系列好看的视频。其实,大局观和察觉每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心中有大局,每件事的意义会更清晰;如果对每件事的意义时时保持一份觉察,那么大局也就随时在那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