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儿四弯风诊治
(2019-01-25 10:16:28)
标签:
转载 |
四弯风是指肘、膝关节曲侧窝之湿疮。出《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多因风邪夹湿热之气袭于腠理而郁结不去所发,以儿童为多见。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两侧对称之肘窝、腘窝、踝关节内侧等处。初起,见患处皮肤渐显红斑,继则见有丘疹、水泡,自觉搔痒,若破溃则糜烂流水,浸淫蔓延,时轻时重,日久则局部皮肤变厚而粗糙,迁延难愈。
因皮损好发于四肢弯曲部位而得名。患者多自幼发病,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外科大成》:“四弯风,生于腿弯脚弯。一月一发,痒不可忍,形如风癣,搔破成疮。”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特应性皮炎,又称为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四弯风是因禀性不耐或脾虚湿盛所致。好发于四肢弯曲处,以皮肤干燥肥厚,抓破流津,瘙痒无度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
1.诊断依据
(1)皮损特点为干燥、粗糙、肥厚苔藓化,可有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样发作。自觉剧痒。
(2)皮损好发于肘膝关节屈侧,亦可见于小腿伸侧及面颈、口周围等部位。
(3)可有婴幼儿湿疮的病史,反复发作持续不愈。
(4)具有遗传过敏倾向,家族或本人常有哮喘、瘾疹等病史。
(5)血清IgE增高,血象嗜伊红细胞增高。
2.症候分类
生地黄、车前子、蝉蜕、灯心草、甘草、连翘、栀子、莲子心、茯苓、玄参等。常见于婴儿期。脸部红斑、丘疹、脱屑伴糜烂渗液,蔓延到躯干和四肢,伴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2. 脾虚蕴湿证:治法:健脾渗湿。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山药、陈皮、泽泻、苍术、茯苓、炒麦芽、甘草、炒白术、炒薏苡仁等。加减:皮损渗出酌加萆薢、茵陈、马齿苋;纳差酌加鸡内金、谷芽、山药;腹泻酌加伏龙肝、炒黄连。常见于婴儿和儿童反复发作期。四肢或其他部位散在的丘疹、丘疱疹、水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质淡,苔白腻。
3. 心火脾虚证:治法:培土清心。方药:培土清心方加减。
生地、白术、山药、薏苡仁、钩藤、淡竹叶、连翘、灯心草、牡蛎、防风、甘草等。常见于儿童反复发作的急性期。面部、颈部、肘窝、腘窝反复发作的红斑、水肿,或丘疱疹、水疱、或有渗液,瘙痒明显,烦躁不安,眠差,纳呆,舌尖红,脉偏数。
4. 血虚风燥证:治法:养血祛风。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生地、熟地、白芍、当归、黄芪、川芎、荆芥、防风、何首乌、白蒺藜等。常见于青少年和成人期反复发作期。四肢、躯干可见结节性痒疹,皮肤干燥,肘窝、腘窝常见苔藓样变,继发抓痕,瘙痒剧烈,面色苍白,形体偏瘦,眠差,大便偏干,舌质偏淡,脉弦细。
(二)外治法
(三)推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