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入桃花潭·徽派仙入画


暮春清晨,安徽泾县桃花潭,薄雾如纱似缦,
在潭水之上缓缓飘动,两岸青砖黛瓦的徽式民居影影绰绰,
远山叠翠,近水含烟,宛如一幅别具韵味的徽派山水画卷。
清晨睁开眼5点18分,暮春的晨雾要错过了。
草草穿衣出门,亲眼所见真是又震撼又梦幻,恰逢日出,
湖面烟雾四起,随风流动,前一秒还在眼前,随着日出,
下一秒雾气远去。湖边很凉爽,这时觉得要相信李白的眼光啊!
整个日出持续了10分钟,东边山上的霞光耀眼,太阳就要探出头。
今天的桃花潭,宁静一眼千年,记忆的深度未必是旅行的长度。
住在桃花潭畔这次的民宿就在景区里面,十多栋的联排,设施一般。
这次关工委二天一晚“研学”活动特意选的江景房,体验民意生活。
住在桃花潭畔这次的民宿就在景区里面,十多栋的联排,很有生活气息。
清晨睁开眼5点18分,暮春的晨雾时光不能错过。
桃花潭景区晨雾缭绕,古镇建筑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桃花潭的雾,虽然短暂,但它的美,它的仙,
就像一个短暂而美好的梦境,让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泾县桃花潭,因唐朝大诗人李白而名。一首赠别诗,流传千古而不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与汪伦晚上则对酒当歌,吟诗唱和,畅叙相互推崇思念之情。
李白辞行当日,与汪伦在桃花潭边话别,即兴赋诗一首《赠汪伦》,
谁料,此诗不但成了千古绝唱,桃花潭也因此而扬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