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后,我对于古村落的向往胜过于对异域的好奇,胜于对远方的好奇,不知是否缘于成长于曾经坐拥水道之利,拥有发达巷道密集江南古镇的五零后我,已经步入到开始怀旧的阶段,对于古镇中那些早已走出记忆的符号开始出奇地怀念,对于迟早会消失总是在改变着模样的松阳古村落,开始出奇地好奇。“我要去,只要是没有去过的村!”这是我不止一次对别人所说的话。
好多年不曾接近过大山,对于山区里的村庄总是怀着莫名的好奇,不知它们都以什么姿态呈现着。石仓古居民、后宅的大宅子,三都
松庄村、杨家堂、四都官岭村、西坑村……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我们走进古村的第二站——松庄村。
松庄座落在一个山岙中,溪水依着山岙环护着村子,这样的村庄不缺水,并且干净,透亮,有活力。松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屋子挤挤挨挨,六十年代只有60余户,现在已经繁衍到100余户,500多人,房子渐渐向外扩展,并且植入了一些水泥洋房和盖着琉璃瓦的现代住所,两弯半圆的石拱桥一前一后卧在环流的溪面上。如果你愿意闭上眼,去想像一下五十年前的松庄,那一定会让你不忍睁眼:全是卵石的村道,卵石间还长着翠色的草,溪中有羽色雪白的鸭子自在地游弋,更多的水鸲起落在溪边,房子清一色的木结构,带着陈旧的木纹,瓦是黑色的,房子干净而清香,村民平和而精神,在溪边濯衣,大声地拉着家常……我们来到松庄时,别有一番风味。
这里的壮劳力大多外出,村里就剩下妇孺老弱。对我们这批不期而至的客人,村名眼中流露出来的除了期待就是热情,甚至直言到家里坐坐喝口水吧。婉言谢过,依旧怀着探究的心情穿街走巷。有图为证啊....


俯瞰松庄村地貌
土屋石墙青石桥,小桥流水有人家。
浙江的大好山水中散落着许多江南古村落,
“藏在深闺人不知”。
古村落就像一卷被历史遗忘在角落里的画卷,
用木石砖瓦镌刻下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小桥流水有人家》石古桥是这站摄影的主题
老人家们不是我们特邀的出镜“模特”
他们不约而同坐在石古桥上晒太阳。

一对水鸭也不是特邀“嘉宾”

潺潺溪流清澈
鸭儿们戏水而乐

驼背老人像我走来,
可惜后面那只狗跑的太快。

哈哈...这只小花狗还是向我们走来,
祝福我们~狗年大吉大利!

女士们上桥来显摆
男士们桥下来拍照

遥相呼应 互相对拍

在桥上拍下了一位淘米洗菜的女子
不解的是怎么把生活用水往下倒,不要污染溪水吗?
小村依山而建,一条山涧穿村而过,把村子一分为二。
老屋错落有致,古朴中透出几分往日的雅致,仿佛一幅精巧的山水画。
我们穿梭于青石小路上,去看留守老人们的现实生活。

壮劳力大多外出,村里就剩下妇孺老弱。

壮劳力大多外出,村里就剩下妇孺老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诠释着人类的生生不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诠释着人类的生生不息。
这位老人家,是上图那位做针线妇女的父亲。

老人悠游自得拉着二胡,一曲曲红歌“走心”。

一位壮者砍柴而过,腰板笔直,腿脚利索。

深秋村村户户总能看见“柿柿如意”的画面

村口一角 枫叶正红 景致宜人

村口一角 枫叶正红 景致宜人
我们三相拥而至拍照留影
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
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泥墙青瓦依山傍水而建,
村口被茂盛林木遮掩,
是个非常典型的高山傍水古村落。
三都乡松庄村简介松庄村
位于生态旅游名城松阳县西南,
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