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大师画展】3 钱松喦

(2012-03-08 15:43:24)
标签:

钱松喦画展

无锡市博物馆

杂谈

分类: 吴地人杰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钱松喦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市桥巷58号,是大师生前住所,无锡政府曾建议将旧居改建为纪念馆,但老人坚决不答应,坚持叫钱松喦藏画室,并亲自题了室名。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这处旧宅作为钱松岩藏画室,并对外开放,故居里挂出来供游客欣赏的字画大概在40幅左右。于是家住不远的雨儿也算这里的常客。(由于近来整修无法拍摄实物、实景很遗憾

钱松岩(1899-1985)先生,江苏宜兴人,是中国现代很有影响的国画大师之一。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 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金陵画派山水画家之代表人物。先生自幼学习传统诗书画,30岁时即为国文、山水画教授,有深厚 的古代文学与传统国画的修养。钱松岩为中国画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前政府即为其出版过个人画集(辑)17种,理论著作1种,拍摄专题纪录片3部。中 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均收藏并在显著位置陈列其作品,国家领导人将其作品以国礼馈外国要人收藏。

钱松嵒先生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任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他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致力创新,不但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还和傅抱石等江苏画家一起,开创出中国山水画的新风貌,为“新金陵画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意境深邃隽永,富有生活情趣;构图稳中求变,笔墨浑厚苍茫;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民族的传统特色融为一体。代表作有《红岩》、《常熟田》、《三门峡》、《陕北江南》等。
钱老一生捐画无数。

  这次展览的80多幅画,都是钱老当年捐赠给无锡市博物馆的。钱松喦之女钱心梅说,父亲生前捐过很多画。1972年,父亲画下《长城万里风光无限》,外交部将这幅画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1977年,年近80的父亲又创作了《枣园曙光》《太湖伟观》等一大批画,被布置在毛主席纪念堂和北京人民大会堂……最大规模的一次捐画是在1984年,86岁的父亲向无锡市博物馆一次性捐赠了105幅作品。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灵岩秀峰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局部放大的画面1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局部放大的画面2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荆溪梦恬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爱晚亭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国山图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黄洋界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珠江春晓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锡山之春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春风杨柳万千条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太湖渔村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二泉图(局部)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二泉图(全景)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太平即景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 太湖壮观 太湖古称县区,银涛三万六千顷,包孕吴越七十二峰,沉浸其间东南胜境以沽为最。大光同志雅属即正。钱松岩作于北京,时年八十有四。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湖上人家(上为局部画,下整体画)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钱松岩先生幼承家学,8岁即随父亲钱绍起在杨巷镇私塾就读,对书法、绘画产生了兴趣,临摹《芥子园画传》,留心民间画师和民间艺术作品。他既有浓重的时代色彩,又有一贯的笔墨传统。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成就一个艺术大师是不容易的。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钱松喦都有造诣,而以山水画为最佳善。书卷不释手,书法不离手,诗句常在口,丹青频出手,钱松喦 先生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年至耋耄犹勇猛精进。人可老,画不可老,要日日新,他常如此教诲后学。


钱松喦先生近七十年的美术教育和国画创作生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大师的印章也别具风格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书法抑扬力度,印章法度严谨,题句画龙点睛,裱工精细衬托构筑成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钱心梅说两次被盗损失惨重,无不与印章有关
第一次被盗发生在1937年,那时钱老一家还住在无锡。当时,有关日本人要打到无锡的传言四起。钱老顾及一家人的安危,决定暂时避居到乡下去。钱老带着全家回城后,发现门锁被撬,家里包括画在内的所有东西被洗劫一空。几十年后,偷画者的儿孙开始把画拿出来卖,钱家这才知道当初洗劫他们家的人正是自己的邻居。第二次偷画事件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南京一位经常聆听钱松岩教诲的弟子,一夜间从钱家偷走了老师的几十幅精心之作,钱老气得浑身发抖。
   关于钱松喦70年前失窃作品离奇现身的连续报道引起收藏界的热切关注。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失窃作品盖上了钱松喦“松喦之印两枚印章,而钱松喦之女钱心梅认为,这恰恰是钱松喦后人捐献给无锡市博物馆的。但是,经她鉴定的近101937年在无锡失窃的父亲作品,却发现了多幅盖有这两枚印章,而且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使用的印章,难道不令人奇怪吗?钱心梅认为,她对父亲的印章了如指掌,造假水平再高,也逃不出行家的眼睛,临摹真迹制印,也不可能没有破绽。
   无锡博物院珍藏的著名画家钱松喦的50幅作品最近在北京成功展出、同时还走进浙江、常州等地,让更多人看到艺术大师的作品真迹,得到了艺术熏陶,我们为此拍手叫好!



                                                                                                                  部分文字来源网络致谢!

 
                                                 【走进大师画展】3 <wbr>钱松喦

                                              印第安人赐玉

                                    满江红------------读博而

                                 金陵丹青,太湖茫,吴水长吟。
                                 湮弥漫,极目渔家,寥若晨星。
                                 风拂浦柳疑舟近,雨沥峰萌伴塔行。
                                 卧松撖池,古木相守二泉清。
                                 飞瀑泻,林染尽,壑交错,杜鹃鸣。
                                 石径化桥,浮客幽亭隐。
                                 荡苇闲求花蕊意,游蓬但解诗书情。
                                 待云别雾去日高悬,兴更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