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师画展】3 钱松喦

标签:
钱松喦画展无锡市博物馆杂谈 |
分类: 吴地人杰 |

钱松喦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市桥巷58号,是大师生前住所,无锡政府曾建议将旧居改建为纪念馆,但老人坚决不答应,坚持叫“钱松喦藏画室”,并亲自题了室名。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这处旧宅作为“钱松岩藏画室”,并对外开放,故居里挂出来供游客欣赏的字画大概在40幅左右。于是家住不远的雨儿也算这里的常客。(由于近来整修无法拍摄实物、实景很遗憾)
钱松岩(1899-1985)先生,江苏宜兴人,是中国现代很有影响的国画大师之一。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 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金陵画派”山水画家之代表人物。先生自幼学习传统诗书画,30岁时即为国文、山水画教授,有深厚 的古代文学与传统国画的修养。钱松岩为中国画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前政府即为其出版过个人画集(辑)17种,理论著作1种,拍摄专题纪录片3部。中 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均收藏并在显著位置陈列其作品,国家领导人将其作品以国礼馈外国要人收藏。
钱松嵒先生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任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他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致力创新,不但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还和傅抱石等江苏画家一起,开创出中国山水画的新风貌,为“新金陵画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意境深邃隽永,富有生活情趣;构图稳中求变,笔墨浑厚苍茫;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民族的传统特色融为一体。代表作有《红岩》、《常熟田》、《三门峡》、《陕北江南》等。
钱老一生捐画无数。
这次展览的80多幅画,都是钱老当年捐赠给无锡市博物馆的。钱松喦之女钱心梅说,父亲生前捐过很多画。1972年,父亲画下《长城万里风光无限》,外交部将这幅画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1977年,年近80的父亲又创作了《枣园曙光》《太湖伟观》等一大批画,被布置在毛主席纪念堂和北京人民大会堂……最大规模的一次捐画是在1984年,86岁的父亲向无锡市博物馆一次性捐赠了105幅作品。



▲ 荆溪梦恬


▲ 爱晚亭

▲ 国山图

▲ 黄洋界

▲ 珠江春晓

▲ 锡山之春

▲ 春风杨柳万千条

▲ 太湖渔村

▲ 二泉图(全景)





钱松喦先生近七十年的美术教育和国画创作生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大师的印章也别具风格


第一次被盗发生在1937年,那时钱老一家还住在无锡。当时,有关日本人要打到无锡的传言四起。钱老顾及一家人的安危,决定暂时避居到乡下去。钱老带着全家回城后,发现门锁被撬,家里包括画在内的所有东西被洗劫一空。几十年后,偷画者的儿孙开始把画拿出来卖,钱家这才知道当初洗劫他们家的人正是自己的邻居。第二次偷画事件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南京一位经常聆听钱松岩教诲的弟子,一夜间从钱家偷走了老师的几十幅精心之作,钱老气得浑身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