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深意重江西梅庄中学

(2011-03-14 10:09:17)
标签:

江西梅庄中学

侨委

老表

厨房

分类: 忆往情深

情深意重江西梅庄中学

记奶奶综述2-3

 

一九六九年我参加“国庆二十周年”活动刚结束,正是奶奶七十寿辰!分别接到了二份通知和两封家书。一个通知是父亲单位中侨委留守处下发的:“十一月上旬侨委家属和孩子们分成两批到江西进贤五七干校”;另一个通知是母亲单位新华通讯社下发的干部分批到山西五七干校劳动锻炼。一封家书是父亲来的:让我将奶奶送到上海;一封是姑姑询问到达上海日期。奶奶拿着两封“家书”出门去了,首先到“侨委留守处” 报名第一批去江西干校;再到到王大人胡同居委会出钱请人到家“行李捆包”送到侨委礼堂。随后让我写了几封家书告知“再苦一家人要在一起,养老送终靠儿子!”就是这种传统理念,让我和奶奶跟随第一批家属到了江西进贤住进了梅庄中学。

情深意重江西梅庄中学
小豆蒙(74届)班级2007年8月提供的照片
 

梅庄生活

奶奶识字不多,干净直爽爱管事;手脚勤快爱做事;孩子捣蛋爱说事。在梅庄居住的那些日子里总到厨房房看个什么,帮个什么,做个什么,说个什么

梅庄中学厨房是我们当年搭伙的“小伙房”。我们到来使学校处于放寒假状态,做饭师傅是原来中学伙房里的老表叔,另外有3个家属阿姨帮厨,记得其中有陈平生的妈妈。厨房很小,二个灶台,一个用于烧饭做菜:一个用来烧水蒸馒头;一口放水用的大缸,旁边堆满了柴火。孩子们进来打饭只能容下几个人。当时厨房里的“给养”是由石灰岭校本部派拖拉机送的。隔天差五送 油盐 菜和肉什么的。当年吃的米还没有自己的收成,吃的是老表那买的糙米,米很粗糙口感不好,老人吃费劲,孩子们不太爱吃。菜肴很单一,记得每周1大荤,2小荤,菜也给的很少…..看到这种情况奶奶让我给校部写信反应“有关梅庄家属伙食的情况,要求校部要保证每周2次大荤,2-3次小荤”。记不清当时我写了没有,但是校部很快给家属和孩子们改善里伙食标准。一周二大三小(荤),大米的成色也又了改善口感好些。很快第二批的家属和孩子也入住了。人数的增加,高年级的女生开始帮厨劳动,主要是吊井水帮忙洗菜。奶奶自告奋勇的帮助厨房杀鸭放血拔毛,杀鱼去内脏。红烧酱鸭,烩烧鱼块都是奶奶的拿手菜,她在一边指点着老表叔放调料的技巧和灶膛火候温度的掌握。开饭了看见孩子们美美滋滋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奶奶露出残牙缺失的笑。对于厨房用的水缸她也格外的关注,她认为老表很不讲究卫生,水缸的水垢(红泥沙)厚厚一层,饮用水很浑浊。她关照帮厨的阿姨3-5天水缸要清洗换水一次。到梅庄集市上奶奶买来了一堆纱布,盖在厨房的餐具上;并用纱布蘸着水缸里饮用水观其色,颜色红水质混,颜色淡水质清,这样大家才能放心饮用啊!

 

情深意重江西梅庄中学

王小华  吴练华等(70届)2009年5月回江西梅庄中学提供的照片(其中有72届叶德佩刘燕敏)
 

孩子们

  老人年纪大了,最爱唠叨的就是孩子们的事。当年奶奶讲的孩子们可是两种含义:一个是侨委干校的孩子们(简称我们的孩子);一个是老表的孩子们(简称他们的孩子)。到了梅庄这个“广阔天地里”我们的大男孩子和小男孩子混在一起“陶冶情操” 真是“淘... ”。 天一放晴,男孩子们就出动了,在那一望无际的广阔远野里吵吵嚷嚷寻找着自己“乐园“。奶奶站在门口自语的说“这群孩子们吃饱了饭就出去“闯”,诶呀,他们的爹妈真是看不见,管不着哦!进梅庄不久的一个下午一群老表其中一位中年妇女提着一只被打死的鸭子找上了门,哭着说:“北京的娃娃打死了我的鸭鸭….”我们的孩子们自知闯祸了,一个个不知躲到那去了。看样子老表们准备找孩子们理赔呢!后来不知如何平息了这场“风波”?一天晚饭刚结束,老表叔告诉奶奶厨房侧门口倒了一堆剩饭。奶奶心痛的说又是我们的孩子干的!因为她知道只有碰上梅庄赶集,男女孩子们都会去买自己喜爱小食吃个够,晚饭的量自然会打折扣,因为孩子们还小,对“饭量”的概念不强。但是倒剩饭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过一次。奶奶看着很生气!随后她又指着老表的孩子们对我说:“他们的孩子为了一顿饱饭,为我们挑水,砍柴很是卖力”。让我转告同学们不要随地倒剩饭这样影响不好! 奶奶总爱絮叨,梅庄中学校门口——太阳落山时的景象:我们的孩子们赶集回来进校门“满载而归”,挺着胸歪戴着帽子,敞着衣服,哼哼哈哈扛着甘蔗的回来吃晚饭了;可是他们的孩子进校门也是“满载而归”弯着腰哼哧哼哧挑着砍来的树枝和打捞的猪草,把担子停放在井台边;为我们厨房挑水劈柴之后才能吃饭。多么大的反差哦!奶奶感叹的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田野风光

   大自然扮装着田野之美,这不仅是孩子们欢乐的田野!也是老人开心的田园!当年进入梅庄虽然已进入深秋-初冬,但依旧山清水秀。稻田里留一茬茬的稻梗;周围残留着一粒粒稻壳;叶子草悠然吐绿。在奶奶的眼里田园生活“散养一群会下蛋母鸡;自种几龙时令小菜;远足踏青挖野菜;自给自足美哉也!我跟着奶奶辨认中药:车前草 金钱草 夏谷草 薄荷叶等,她略能说出一两个中药的性能;她带这我到田埂边上挖荠菜,金花菜,挑马兰和采黄花菜等。(当时我真不愿意去挖野菜,生怕被同学看见说穷的野菜都吃)奶奶在集市上买了豆腐和草鸡蛋,“荠菜虾皮豆腐羹,水煮草鸡蛋”是老人家的最享受的菜肴!也是她长寿的法宝!

  早春三月我们回到了石灰岭,由于没有住房只能将奶奶送回上海。在上海狭小的弄堂口奶奶深情的说:“房子盖好就回干校,再苦一家人在一起”。望着那像“鸽子笼”的弄堂和高楼林立的上海滩,奶奶更重情与江西的生活,哪里有她“沦落”的子孙,和她梦想中的家园…..


 

情深意重江西梅庄中学

1972年3月全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


 

  莘莘学子 

19986月下旬—9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有关“洪灾”每天每时都有大量报道..“江西九江决堤 4万人余人无家可归”8月的一天我带着坎特不安心情踏上开往南昌的列车,赶往《江西高校招生录取现场》报到。与往年不同的是招录现场让招生的老师感到压抑和无奈,大家私下议论“大灾必有大难,大量招生就意味着大量特困生“补助”是最大问题”。凭着我对江西第二故乡的热爱对梅庄中学的情深,很快进入了招生主办老师的角色。按高考招生的政策和报名的条件很快顺利完成各个批次的录取工作。后面的一个“机动指标”一下使我陷入进退二难的困境。按照规定招办老师可以在招录现场,根据考生的高分成绩和填报志愿的落差和高校专业的需要“破格”录取优秀的考生。为了这个“机动指标”手中的“条子”不知塞进了多少,很多高校的老师都劝我放弃名额明哲保身吧!….躺在床上清楚知道自己要带走的这名考生在那。第二天我开诚布公的向省招办的领导讲述了“梅庄中学”的故事,让他们为之感动,破例调出梅庄中学高考“第一批次高分段”的档案,有个学生因为填报志愿的冲突未被自己志愿中的高校录取。在其他高校录取情况一栏,他填了“服从”,这一下我顺利将其录取,给的专业“食品工程”。

 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一结束。和同事驱车前往进贤,想看看石灰岭当年五七干校的变化,到梅庄中学探望那位“破格”招录的莘莘学子。进贤县变化很大,它以归属南昌市管辖之内。当时到处可见“抗洪救灾”的海报,有一种预感“洪涝灾害” 就在眼前不远之地,钟陵?石灰岭?梅庄?….我坚持驱车赶到“洪涝”现场。车子行驶到离钟陵还有几里路的水面上停住了。一片汪洋只要几根老树枝竖立可见,沧海茫茫凄凉无边。老表告之以有10多天车子开不进去,里外交通全部中断。几个老表知道我们的来意,执意要用竹筏将我送到石灰岭和梅庄去对于同行者我不好意思坚持太多,于是匆匆拍了几张现场的照片,告别了热心的老表,含着遗憾离开了“离在近尺”的石灰岭三棵松和梅庄中学。最终这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像当年的“洪水”一样流失了。但对梅庄中学的情意深深定格在脑海记忆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