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感悟(十六)

(2011-06-18 14:24:03)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哲理

人生感悟(十六)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趋同性思维。地上路很多,走没人走的路,这是求异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就是求异性思维。走没有人走过的路,比轻车熟路,要费劲的多,风险大的多,故创造与革新总要经历更多磨难,付出更大代价。对创造成功者欢呼,对失败者也应敬重。

 

什么是市场性思维?从自身出发,考虑我拥有什么,是资源性思维。这是政府思维特征。从自己出发,考虑我会做什么,是技术性思维。这是知识分子思维特征。从别人出发,考虑很多人需要什么,是市场性思维。这是做公司的思维特征。市场性思维以客户为中心,即使没有资源与技术优势,也能胜算在握。

 

物以稀为贵。水、空气、土壤等等,与人生命悠关,足够重要,因其多,却不被人所重视,所珍惜。任何东西,不管多么重要,都会因为多而变得普通,因为人是贪得无厌的动物。

 

与过去比容易快乐。晚上吃饭,三个人坐在环境不错的餐厅里,要了小米稀饭、玉米面搅团、荞面纥络、燕麦面面片、蒜薹牛肉丝、包心菜,共花费97元。结帐时,妻给100。我说你掏出来的100元,也就相当于10年前的10元,20年前的5元,你看多便宜。大家一想,也是,都笑了。

 

判断是非,知识多寡不重要,选择立场最重要。立场有私与公之分、己与人之别。判断公共利益问题时,应站在自己立场表达意见,多数私人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判断私人问题时,要站在公共立场,不与公共利益冲突。判断自己与别人的厉害关系,应尽可能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在利人的前提下利己。

 

要不要见义勇为?制止侵害公共或他人利益的行为时,要以尽量减少受害程度为原则。因此,见义勇为要以是否有能力制止侵害、减少受害为前提。不顾能力见义勇为所造成的悲剧已经够多了,到了应该清醒和理性的时候了。

 

美国的崛起与强大与“美国梦”有直接关系。“美国梦”就是白手起家的创业梦,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奋斗梦,为国家强大贡献才智的光荣梦。怀揣着这个梦想,美国涌现了世界一流的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形成了奉献为荣消耗为耻的社会价值观。与其相比,中国报考公务员的人趋之若鹜,不能不让人感叹!

 

一个不尊重知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善待企业家的民族是无法富裕的民族;一个没有精神文化的民族是不能强大的民族。

 

企业是什么?企业是经营社会资源的主体,是加工社会资源并使其保值增值的机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经济发展与竞争的工具,是社会大众就业和生活的平台,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善待企业,善待企业家,我们的国家会更好,人民生活会更好。

 

中国的现代化,最容易实现的是修路建桥造坝、广场高楼大厦,最难的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

 

在微博上动不动张口骂人,轻者,与随地大小便没有区别,重者,与乘人不备的性侵犯类似。这些人无论读了多少书,学历职称职务多高,其品德素质都是低下的。

 

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一事当前,先为自己谋算,即使不需为自己谋算,也要为小部门小团体谋算,即使不需为小部门小团体谋算,也要为亲戚朋友谋算,即使不需为亲戚朋友谋算,也要弄权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人民的事再大也不当回事,这样的干部,虽是少数,但作用与影响比盗贼更坏!

 

好干部、好人虽是大多数,却因为好而不愿得罪别人,因为好而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因为好而事不关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好而回避矛盾逃避问题,因为好而糊涂好骗软弱可欺,因为好而导致少数坏干部、坏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自鸣得意,这样的好不就是坏滋生的土壤、作恶的帮凶吗?

 

以下10句话写于2003年,近日整理旧资料又翻出来,刊于此与大家分享:1、只有造就强大的企业,才能成就强大的国家。2、不善待企业家的民族是不能富强的民族。3、企业家应该成为全社会最值得尊敬的人。4、真正的企业家是自愿为社会驱使的牛。5、没有哪个企业家心上不是结满了茧子。(上)

以下10句话写于2003年,刊于此与大家分享:6、百万富翁的财富属于自己,亿万富翁的财富属于社会。7、越是成功的企业家,越是难以享受自己创造的成功。8、企业家的素质在于胆识、见识、学识,悟性、理性、韧性。9、企业家最大的敌人是昨天的成功。10、世事无常,永远不要笑话失败的英雄。(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散文与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