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问题杂谈

(2011-01-20 20:54:09)
标签:

杂谈

分类: 自由言论

教育问题杂谈

小学老师:“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初中。”初中老师:“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高中。”高中老师:“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大学老师:“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着工作。”老板:“你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光顾着学习了?”

来自新浪微博的这段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应试式教育在人的培养上带来的巨大问题。

中国的教育是历史遗留的社会问题,也是涉及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的系统问题。传统的教育是学习知识、磨炼考试能力的教育,也是抑制个性、驯化共性的教育。教育的核心内容看上去是读书,实际上是生产规格统一、性能相同的工业化产品。教育的目的非常清楚明确,就是通过考试取得更高的学历,寻找更好的工作,当更大的官。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中国人传承的很好,而孔子的因材施教同样发明了2500年,也许因为要加工的产品太多,我们一直就做不到。

培养人是立体化的系统工程,是长期性的养成锻炼。教育除了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还要特别注意孩子情趣、兴趣、性格、人格及思维、行为方式的培养。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就业,为了学而优则仕,而是为了让人体魄健壮、心智健康、个性积极、善于自学、适应社会发展。家长应该给孩子照路的灯,老师应该拨亮孩子心头求知和创造的火,社会应该让孩子有更多样更宽阔的路。

我们的传统教育,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一种驯化甚至奴化教育。在家里,从小就被家长要求听话,家长对孩子重复最多的词就是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在学校,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工作了,听话的部下是好干部。实际上这就充分反映了我们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在教育上的低能和保守。改革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急功近利的教育目的和驯化式教育方式,转向培养、发展人的品德、个性、特长、能力求知欲和创造性。不可能让所有孩子都成为世界一流人才,但只有这样的人才层出不穷,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才能走在世界前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