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楠”、“枏”、“柟”、“枬”、“栴”
(2013-05-08 21:48:32)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族及物品关联 |
关于“楠”、“枏”、“柟”、“枬”、“栴”
古汉语字典解释:
1,冄,ran的三声,冉的异体字。
2,枏,nan的二声,楠的异体字。
3,柟,nan的二声,楠的异体字。
4,楠(柟枏)。
百度解释:
一、楠, nán,繁体字:柟
详细释义:
形声。从木,南声。
本义:楠木,同本义。樟科,常绿乔木。是樟科楠属和润楠属各树种的统称,有香楠、金丝楠、水楠等种类。属大乔木,成熟时可达30米,其木材纹理细密,质地坚硬,富有香味价格昂贵,多用于造船和宫殿。楠木极其珍贵,已经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之中。
时珍曰:南方之木,故字从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文梓楩楠。——《墨子•公输》
江南出楠梓。——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楠
本作枏。详枏字注。
二、枏nán,同“楠”
1,《康熙字典》:【辰集中】【木字部】枏 •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
《集韻》《韻會》《正韻》𠀤那含切,音南。《說文》木名。梅也。《史記•貨殖傳》江南出枏梓。《山海經》虖勺之山,其木多梓枏。《任昉•述異記》黃金山有枏木,一年東榮西枯,一年西榮東枯,張華謂之交讓木。 又《爾雅•釋木》梅,枏。《郭註》似杏而酢。《陸疏廣要》《爾雅》之梅枏,乃似豫章者,古稱楩楠豫章,景純不得以似杏實酢解之。 又《廣韻》汝鹽切《集韻》《韻會》如占切《正韻》而占切,𠀤冉平聲。又《廣韻》而琰切,音冉。義𠀤同。 或作柟。俗作楠。
2,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枏
梅也。从木冄聲。汝閻切
3,枏国,音南,也写作冉、那,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之封国。后世有以枏、耽二字形近字同,而将枏、沈二国混淆者。《史记•管蔡世家》曰:"武王以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康叔封,冉季载皆少,未得封。"周公平三监之乱后,才封季载于冉。又因其有善行而被周公推荐到王室担任司空,以帮助成王治理天下。聃国地望一般推测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一带。《国语•周语》曰:"聃由郑姬。"讲聃国的灭亡是由于娶了郑姬,可见聃郑二国同姓通婚。《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四年"杨伯峻注引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沈家本《史记琐言》等书,谓聃在开封境,与郑为邻,鲁桓公或鲁庄公时亡于郑国。《左传•僖公二年》记有楚人伐郑,囚郑聃伯之事。是此前聃国已为郑之附庸。
三、柟nán,基本字义同“楠”
读作(楠),是楠的繁体。楠木,常绿乔木,木材坚固,是贵重的建筑材料。又可做船只、器物等。
四、枬zhān
1,古同“栴”:“檀~霭霭,龙麝勋勋。”
2,旧体字:枬nán,
3,枬nán,同:枏、柟、楠
解释:
枬nán 1."枏"的日本用汉字。
五、栴,zhān
相关词语:栴檀
词语解释:
1.栴檀:
a.檀香,常绿小乔木,如“巾之劫贝布,馔以栴栴饵。”
b.山茶科的紫茎属植物。
2.栴檀藏王尊者:500罗汉第七位,据传说系月氏国王,曾攻打摩揭驮国索要马鸣菩萨及佛钵,后悔悟精进修行得阿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