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训练学生直呼音节

(2013-07-23 22:25:12)
标签:

教育教学

在我们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直呼音节大致有过渡法、支架法、直读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其中,前两种方法使用比较普遍,而且容易驾驭。

1.过渡法  所谓过渡法,就是从“拼读”入手,向“直呼”过渡的教学方法。大致程序是:(1)教学声母 b p m f时,指导练习拼读,掌握声、韵成音规律。(2)教学声母 d t n l时,引导学生小声拼读,练习直呼。(3)教学声母 ɡ、 k h j q x时,提示学生暗拼(心里默拼),练习张口直呼。(4)从教学声母 z c s开始,便训练学生一见即呼(直呼)。

这种方法是先教学生拼读,然后再改变一个直呼定势,以取代拼读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后,便可以进一步提出声、韵连读的要求,即“声母韵母连着读,加快速度一口呼”,不经暗拼,直呼而出。

过渡法的优势是:从接触音节一开始,就把拼读的方法教给了学生;由拼读向直呼过渡,坡度比较缓,学生容易理解,经过 2 3周的学习,一般能达到直呼要求。

过渡法的缺点是:学生一定要先学会拼读,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直呼练习。在学生不掌握拼读要领的情况下,是谈不上直呼的。因此,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造成拼读定势——养成见到音节就拼读的习惯,从而影响直呼的速度。

2.支架法  所谓支架法,就是按声母的发音部位,摆好口形(支好架子),再按声母的发音方法直接、迅速呼出带调韵母,即“支好声母架,韵母带调跟着发,前后一口气,直呼成音别分家”。如“ b--a ba”,这样读出来的自然就是音节。遇到含介音的音节,如“ɡ u--a→ɡ ua”,直呼的方法是:把声介合母(声母和介音构成的单韵母音节)当成声母,和后随的韵母快速连读成为新的音节。口诀是“前音后音看分明,两音急读就呼成”。

支架法的优势是:受拼读定势影响比较轻,由慢到快,学生可以顺利地形成直呼音节能力。

支架法在教学初始,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出现声母作势和韵母发音脱节的现象,即丢掉声母只发韵母的读音,或丢掉韵母只发声母的读音。发生这种情况,教师要耐心地针对学生的实际困难,进行具体的示范、指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