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2013-06-26 00:01:33)
标签:
教育教学 |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1.异中求同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甄别、筛选、提炼,揭开不同阅读材料的表面现象,找出它们共同特征的方法。它培养的是学生的求同思维,目的在于找到阅读材料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性,从而认识规律,掌握“定法”。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对比较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寻其共同点,领悟其规律性,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求同之妙,在于使学生在比较归纳中将新旧知识自然联系起来,迅速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就是通过分析、解剖、探寻同类阅读材料的相异之处,从而找出阅读材料个性特征的方法。它培养的是求异思维,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寻求差异,认识文章或人物的个性,以便掌握“变法”。通过求异比较可以探求事物各自不同的特点,使我们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个性。
求异之妙,在于使学生更准确、更具体地体会阅读材料的个性魅力,从而汲众家之长,补己之短。
比较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思维,一是求异思维,两翼协同扇动,才能飞得高远。所以,在比较阅读中求同和求异这两种思维方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前一篇:学前班期末语文测试卷
后一篇:教学反思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