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贷谈普惠金融
(2013-01-28 10:28:52)分类: 拍拍贷 |
1月6日,第14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金融改革要打破金融垄断,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体系最重要的主体是中小银行、金融机构、合作金融组织和民间金融。要发展这些机构和组织,就要使这些机构和组织规范化、阳光化、制度化。”
定位于为弱势群体做融资服务的拍拍贷对如何开展普惠金融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拍拍贷观点:
拍拍贷的创立受到孟加拉国尤努斯创立的“格莱珉银行”(意为乡村银行)启发。如何为弱势群体做融资服务,有3个核心点。
1、信用是钥匙。尤努斯帮助穷人获得融资,起初也必须以自身做担保,才能向银行借款。我国云南地区曾经尝试将“格莱珉银行”引入中国,之所以没能有效推广,因为没有找到普惠金融的钥匙。拍拍贷认为,帮助弱势群体建立足够的信用,同信用去交换融资的机会,才是解决融资难的途径。市场学有一经典案例,某鞋商到非洲去,看到非洲人都不穿鞋子,认为这里没有市场,败兴而归;另一鞋商去,看到非洲人都不穿鞋,反而认为这里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关键在于培养当地人穿鞋的习惯。同样,当人们认为社会上信用缺失的时候,可能会选择绕开“信用”做业务。拍拍贷却认为培养用户的信用意识,发展弱势群体的信用,才是蓝海。
2、商业手法,公益目的。尤努斯教授在“格莱珉银行”的实践中,认为普惠金融不是无盈利的慈善公益,拍拍贷对此非常认同。单纯的公益手法提高了普惠金融的标准,会阻挡后来者的脚步,也会让弱势群体认为这是施舍,习惯于依赖,失去自身努力脱困的动力。尤努斯教授设立的“格莱珉银行”贷款利率为20%,拍拍贷目前平均贷款利率约18%,这是两者都认为普惠金融应以商业的手法达到公益的目的。
3、提供收入与资本间的缓冲。尤努斯教授以区区27美元就完成了42个孟加拉国穷人的融资需求。尤努斯教授在这一案例中发现,真正导致穷人的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之下的原因并不是缺少技术、生活物品,而是缺少生产资本和收入间的缓冲,即资金链断裂。拍拍贷成立5年来,帮助数万多小微企业找到融资需求,而平均单笔交易额仅为8800元,印证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