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话“教育”
(2016-06-08 09:54:03)说文解字话“教育”
“教”源于
“孝道”的“孝”,是从“孝”的本义引申和转义而来的。服侍老人谓之“孝”,强调全日制和专职性质。那么全职性地培养学生传授知识,就谓之“教”。《
说文解字》解释“教”字:“教者效也,上所施下所效”
“
从以上“教”“育”的本义来看,教育绝对不能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无尽的责任!作为教育的支柱和核心,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都会对学生产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所以说不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不论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怎么变化,有一样始终不变能变,那就是师德不能沦丧。要让学生明辨是非,断恶向善,
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理念,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在当下,因为社会的、思想认识上的种种原因,少数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师德产生了扭曲,师风出现了偏差。出现了为师不德、为师不尊、为师不廉等违背教育宗旨的现象,这是绝不容许的。
“教育”作为一个词语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就是说君子有三大快乐,就是称王天下也体会不到啊!其乐一,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是指家庭平安;其乐二,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指的是内心道德修养;其乐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说,能得到好学生,传授给他们知识,看到他们茁壮成长,为社会所用,泽惠百姓,这无疑也是人生一大快乐。由此可见,教书育人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崇高!
“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精神的引领,更需要心灵的脊梁。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作为教师,也许你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却能拓展生命的宽度。让我们用美德塑造自己的灵魂,浸润学生的思想,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