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场坝乌鸦洞——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厂——大方县古迹游之五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毕节六盘水集 |
大方县古迹游
贵州游侠
五、羊场坝乌鸦洞——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厂
驱车前行来到了羊场镇,原来在镇外通往毕节的公路旁右转就是抗战期间的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厂的洞中工厂“乌鸦洞”。现在乡镇扩大,已经融入了乡镇里面了。
公路旁不远建有一座大门,上面有“中国航空历史文化旅游区”大字。
一位老人走了过来,我们与其讨价还价,以三人60元的价格成交,他用遥控器打开伸缩门,我们进去了。
途中右侧不高的岩壁上有蒋JS来此视察时留下的题词“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前行左侧有两座二层楼,分别是当年的行政办公楼和工程师办公楼。老人说里面的木地板都腐朽坍塌了。现在不能进去。
继续前行,来到了有一大停车场的山崖前面。山崖不算高,一个大洞在山崖下方,洞口被一堵高大的石墙档住,左侧有门。门上有“羊场坝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红色大字。
门口外两侧各有警卫室一个,右侧的是1940年建厂时修建的石头建筑,左侧的是三线建设时期011系统的修建的砖房。
老人打开大门,我们走进去,他打开照明开关,整个室内一片光明。一层没有开放,我们直接从当年的提升机旁走上二楼。
这里的面积非常大,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有许多柱子,横梁上有许多文革期间的标语。室内陈列着介绍航空发动机厂历史的展板,但许多都被水雾侵蚀,看不清楚了。
还有一些文革前在此建立的011航空系统金江机械厂时期的毛主席语录。
车间内还有一些机床,分别是普通车床、六角车床、牛头刨床、卧式铣床和立式钻床。我在工厂时都开过。
老人介绍说,当年的厂房是木制楼房,现在的建筑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金江机械厂按原来木楼的规格改建的。这在任何资料中都没有提到。
走上三楼,巨大的拱顶呈现眼前,右侧有部分房屋。
我们走到洞口处,看到厂房和外墙之间还有一道“护城河”般的鸿沟,宽约四米,对面的石墙很高,石墙中有不少洞口,老人介绍墙内有横向的洞,有许多枪眼对着外面的空旷地带,村厂房上搭木方子就可以过去,就像是城门口护城河上的吊桥一样。
石墙中有一缺口,老人说是金江机械厂搬走时开凿的,便于吊运设备。十五年前我和朋友们来这里参观时就是从这里进来,然后脚踩搭“吊桥”的狭窄石阶走进厂房的。
石墙下部还有一些园洞,可能是架设小炮用的。
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是于民国29年(1940年)成立的,先选址于云南昆明,因很快就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决定另寻安全之地重建,在云贵川辗转寻找,最后定址于贵州省大方县羊场坝。1942年建成,1945年就制造出了航空发动机,并安装在C—47飞机上,性能优越。
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把部分设备运往台湾,在时任厂长汪福清和广大工人群众的努力下,留下了大部分设备。
解放后工厂迁移至成都。
三线建设时期,011系统又在这里建成了金江机械厂,继续生产飞机另部件。还在距此数十公里的黔西县红林乡的一个长穿洞中建设了飞机油泵制造厂,名为红林机械厂。这两个厂是我父亲担任地区公安局长期间的重点保卫对象。
老人家带我们来到了洞的深处,这里有一块巨石1978年从洞顶脱落,跌在了厂房之上,老人说因此工人们以洞中不安全为由,提出搬迁,最后才搬迁至贵阳小河镇。其实不然,这些军工企业在其后都因交通等不便原因纷纷搬离山沟洞穴。
由于乡镇扩张,洞的右上方已经出现了楼房。
在公路旁还有一些金江机械厂时期修建的厂房等建筑。
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游览日期:2022年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