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古道、大庙、民国牌坊(上)——大方县古迹游之二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毕节六盘水集 |
大方县古迹游
贵州游侠
二、甘棠古道、大庙、民国牌坊(上)
前行到达黄泥塘镇,按导航指引到达镇北面的甘棠村,询问到去古道要继续前行,村民叫做“大庙”。穿过村子后有十字路口,我们向左后侧行驶,因为资料上说古道在甘棠村的西南方向,走了一段,遇到一位村民,询问后他说带我们去,于是请他上车,返回十字路口左传,即此前直行的方向。前行大约一里多,丁字路口有国家级文物保护碑。
碑文介绍:此古道为茶马古道的一部分,现存长度为2公里。
碑旁是一段修复的古道,石板非常新。走了大约两百米后有部分老路面呈现。
经过断断续续的老路面后路面完全呈现古道的模样了。都是洁白的古老路面了。古道较为平缓且较直。
走到山垭口左侧有一块残碑,上面有“....郎黔西州学庠陈公大猷.....”等字样,年代字样被毁。
在古碑对面就是所谓的“大庙”了,石墙院落呈现四、五级,一层层升高。最前面的石墙高一米多,上面敷设了水泥沙浆,估计在七八十年代进行过修缮。
每一级的中间部位都设置了级数不等的阶梯。
二层的左墙前面有一块顶部半圆形的古碑,落款为“乾隆X十八年.....”等字样。
在靠近左侧墙脚处,横卧着一些牌坊构件。上面有文字也有石刻图案。
在第二级院落的左侧,有一座园园的拱门通往墙外。
再向上,是十几级石阶,两侧的堡坎使用精细的石料垒砌。上面的平台中间靠右侧修建了一座精石料砌筑的房屋,现在的顶部为薄薄的钢筋水泥浇筑。但从石墙来看非常古老。然而没有建在中轴线上却有些莫名其妙。
石屋内供奉着一些菩萨。
在石屋后面也有一块古石碑。落款为“乾隆十五年三月”碑文内容好像是记载庙田收租的情况。
再往后走是后殿,后殿三面石墙,靠前面的左右各有一个一米宽的门道。石墙厚约七八十厘米,
走出去看到分别有路通往后山,我从右侧走了一段,想看一看有没有塔墓,结果没有看到。小黄向左侧走了一段,也没有看到什么。
这个大庙的确不小,没有保存下来很遗憾。
(202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