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是春谷”摩崖——“是春谷”、猫洞、洞堡、岩画、乌当古道游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贵阳集 |
“是春谷”、猫洞、洞堡、岩画、乌当古道游
贵州游侠
一、重游“是春谷”摩崖
同好朋友小黄想到贵阳郊区的著名摩崖“是春谷”摩崖游览,但交通不太方便,于是我就说开车陪他去,群里的小刘和大勇也想去。于是约定周六一起前往。
我曾经于2008年6月到过此处。
在约定的时间地点接到大家,导航小碧乡大地村。
来到大地村,导航指示右转向上,走着走着发现水泥路越来越窄且弯曲,但也无法调头或倒车行驶。于是在大勇紧张的指挥下,到达一个较为宽敞的路口停车。
一位热情的村民告诉我们:继续前行路较宽,不远就可以走到宽一些的路上,再前左转前行就到达“写字岩”(即‘是春谷’摩崖)附近。
我问及谢家的老房子,他告诉我们在右侧。
道谢后向右侧行走,石板路通向前方。一道四五米高的石堡坎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堵用精石料修筑的大堡坎,长度有一个篮球场那么长。
堡坎一端有十几级石板阶梯,沿石阶而上,就到了堡坎上面的平坝子上面,这个平坝子足有一个篮球场大,地面铺设了规整的石板。左侧的房屋基础也是用规整料石砌筑的,高出院坝一米多。现存一栋与院坝同长的正房和一栋厢房。但从房屋来看,与如此高大的院坝、堡坎及石板地面毫不协调。我估计是原来的房屋被毁后重新修建的。
正房后面还有规整的石板地面,此前应该曾经还有一进院落。
右前方人家的前面也是用规整石板砌筑的堡坎。
走向停车处,可以看到石板路面在终端应该是原来门楼的所在的地方。
开车前行左传,右侧就是“写字岩”所在的大山。大山山脚有两条铁路线平行着通向远方。
在公路上可以看到右侧大山的中部有一块平整的岩石裸露,那里就是“写字岩”。
沿公路右侧的一条小公路向下走,过铁路涵洞,路旁有一口水井。
继续沿小路对着另一条铁路行走,从轨道上穿过,对左前方铁路线旁挂铁丝网的水泥柱中间有小路上山。
迂回向上不到两百米,就来到了“写字岩”的下方,右侧一道毛石修建的两三米高堡坎上面就是写字岩了。
从左侧的小路向上,来到了写字岩前面。
正面是一壁很平整的岩壁,长约十多米。高两三米,上面写满了四厘米见方的小字。左侧与正面呈九十度的角度,也有一块平整的岩面,上面也布满了石刻文字。摩崖总长约二十米。
中间的岩壁左侧高约两米,右侧有一长方形的缺口,缺口下面有一圆形洞口,深达数米。据说洞中原来有水流冲出,在下面形成瀑布。现早已经无水了。
在缺口上面,有长宽均约25厘米的“是春谷”大字,旁有落款“乾隆癸丑捧日生题”(即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因曾经用黄红色颜料描绘,现在字迹上还有一些黄色。两侧有竖刻对联:“白苧春流环谷水 青山高咏属宣城”,所有的摩崖上方,都有凸出的岩壁遮挡雨水,因此虽然已经历经约二百三十年的风霜雨雪,所有的摩崖都很少被风雨侵蚀,基本上都能够看清楚。
这些摩崖都是谢廷熏所题写,其主要部分为其题写的《洗心泉集叙》,全文三百八十余字。其余为三十一集历代名家的诗歌。
谢廷熏:字自南,又字兰谷,后韶庄,别号捧日生,1728年出生,1798年去世。
谢廷熏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考取举人),乾隆二十七年任贵州独山学正,后任永宁州(今关岭县永宁镇)训导,毕节教喻。也曾经在娄县(今上海市松山区)任过知县。在任职期间,编撰过《独山县志》、(永宁州志)、《娄县志》等。
在中谢廷熏文中,有红崖、牂牁江、关索岭、马刨泉、盘江桥等记载。
谢廷熏于清嘉庆三年去世(1798年)享年七十岁,葬于今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
我们走下山,准备寻找文物保护碑,我曾经于2008年到访此地,看到过文保碑,知道在摩崖的下方,却无法找到位置。
在行走中,宋大勇凭借着多年寻碑看墓的眼光,很快就看到灌木丛中隐隐约约的文保碑。小黄从林木中攀爬上去进行了拍摄。
(游览日期:2022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