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万峰林——踏访徐霞客的足迹之八

标签:
杂谈 |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黔西南集 |
踏访徐霞客的足迹
贵州游侠
《三联生活周刊》要做一篇徐霞客的专辑,派出了数组记者前往相关的各个省份,其中贵州有一个组。
他们联系贵州的同行,希望能够介绍一些熟悉情况的人,辗转找到了我。
11月23日(周二)我在家中接待了记者,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我所知道的徐霞客在贵州所经过地方的情况。得知他们接着就要去实地踏访,却没有交通工具且没有向导的情况,我主动提出开车送他们去,由他们负担油费和过路费。由于周三他们已经约好另外的人一同去徐霞客由桂入黔的独山县采访。遂约定周四至周末由我作为向导与他们前往贵州西部寻访。
周四上午九点,我如约来到记者们住宿的酒店,接上二位记者后出发了。其中一位女记者姓X,男的是摄影记者姓C。
八、兴义万峰林
周六起来后,在露台上向四方观看,到处都是座座山峰,如同一个个窝窝头,这就是徐霞客先生发出感慨“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地方。
记者小薛要赶稿子,摄影师小常准备去市区拍一些照片。我则漫步经过村子,到达了古桥旁,桥的三个角各有一棵粗大的榕树,其十分发达的根系把古桥的桥墩严密地包裹起来,使之坚固无比。另一角稍远处也有一棵小一些的古树。桥对面左侧的榕树上有一棵直径二十多厘米的古藤。围绕在古桥旁的古树群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覆盖区域。远看像是一棵大树。走下河床,下面有村民在洗衣服。河水碧绿,水质清澈。我在此进行了拍摄。
古树保护碑显示这些树木名为“黄葛树”(榕树的一种),都已经千年以上的树龄了。
古桥不宽,现在不允许汽车通行了,只能通行摩托车。这座桥建成于清嘉庆丙子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元1816年),修建公路前两端分别有七、八级石阶。现在为兴义市文物保护单位。
过桥前行不远,左侧广场一侧也有一棵古黄葛树,这棵树比桥边的还要大。胸径近四米。我站在树干的缝隙中请过路的村民给我和古树合影。树身上有一些寄生植物和苔藓。
沿路前行左传,向出村方向走大约一两百米,左侧又有一个广场,这里是村民祭祀的地方,也有一棵直径大约三米的古黄葛树。其树身的缝隙中供奉有神像。但为了保护古树,香炉放置在数米外。
树周围有直径十几米的护圈,但发达的根系已经突围到了圈外面。
这棵树叫做“跳花场神树”,逢年过节村民们都要到此树下举行祭祀活动。
返回行走一段然后左传,到达寨门处,现在的寨门是一个巨大方形钢管制作的高大建筑。寨门对面是去万佛寺的公路,我看到路牌指示只有3.5公里,就漫步走去。
右侧出现一座现代石拱桥,桥的上游有一座水坝,从水坝顶上翻过的水流及旁边水渠中泄漏的水流形成了数个大大小小的瀑布。美不胜收。
前行路旁菜地中间有圆形的洼地,这叫做溶蚀漏斗,也叫做“地眼”,中间有小洞口向下,在地面饱和后水流进入地眼,向下渗漏,将水引入地下河。这种情况在喀斯特地貌的贵州非常普遍。
继续前行,右侧出现一座石拱桥,有两个桥孔,但不一样大,走过去看到这座桥叫做“展宏桥”,1973年至1975年修建。过桥后公路左传然后右转,才对着村子而去。原来设计的桥是直接对着村子的。但每修到一半就会被洪水冲垮。风水先生看过后说对面的村子沿山修建,呈半圆形,就像是一张弓,对着村子修的桥就像是一只箭,最后只好修在旁边然后转弯连接。
桥的下游也有从水渠中泄漏出来的水流形成的小瀑布群。风景绝佳。
前行左侧有一棵空心的古树,不远处有一壁立的绝壁,顶部有巨石脱落后遗留的方形岩厦。
再走到了万佛寺前面的广场,右转是瓮本寨,左传是石聋垭口和则戎。正面就是半山洞穴里的万佛洞了,现在从半山洞穴到山下修建了斜坡形的庙宇建筑。看来很新,我就没有过去了。
准备返回,从卫生间出来,看到一辆轿车停下,一位年轻人走进去,我等他出来后问他要继续前行,就请求带我到下那灰路口,他欣然应允。
在车上与他交流,说到附近的一些村寨,他对我这个贵阳人如此熟悉附近的村寨,感到十分惊奇。我对他说了我已经走遍了贵州的所有县,走遍了国内所有的省份。他非常赞赏,说人有空就应该有点事做。说话间到达了下那灰村路口,我道谢后下了车,
从村中没有走过的路前行,看到有许多的民宿建筑,都非常高大而装备精良,有些还有大游泳池。十多年前我来这里时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子,道路很少,房屋也是较为低矮,现在已经都是楼房了。
下午小常打来电话,说他在徐霞客广场附近,于是我和小薛开车前往,途中看了上那灰村的古桥。接到小常后来到徐霞客广场,有徐霞客的塑像,其右手举起,似乎在行军礼,却不太正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看时间还早,我带他们前往乐立村,看了道光年间的单孔石拱桥。
然后导航笔架山村,去看庞大的古单孔石拱桥——谭家桥。
在村子附近,我没有按导航指示前行进村,而是直接右转向下,数十米外就是古桥的所在。我数月前来过。
这座古桥跨度较大,有十七米,两端都有几十级石阶。我们在上下游都进行了拍摄。
返回徐霞客广场附近,找饭店吃了晚餐然后返回下那灰村休息。
这次踏访的地方对于我来说都是二至四游了,但每次重游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感悟,徐霞客先生不辞劳苦、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停地探查、寻觅美丽贵州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奇景密境。
(游览日期:2021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