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水渡口风光、岗家村石雕古墓群——国庆节仁怀市游之八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遵义集 |
国庆节仁怀市游
贵州游侠
八、扯水渡口风光、岗家村石雕古墓群
6日一早,我们看了镇上的两座古井“朝天井”、“和尚井”,一座完全是新井,另一座较为污秽。
我们导航岗家村,公路一直向上迂回延伸,一直到达了山顶,在接近村子时看到有十字路口,就右转水泥路前行,路过一个三岔路口,继续右转前行一段,没有房屋,就调头向村委会方向行驶,在路旁向几位村民询问古墓,他们说应该是在“扯水村”的某家。并指给我们前往的路口。
我们一路向下,来到位于赤水河畔的扯水村,分别向两位村民询问,都说这里没有高档的古墓。看到已经到了河边不远,我们就步行向河边走去。
这里是一个古渡口,有一大一小两艘渡船停靠,但没有人。河流的水色幽绿,景色不错,我们拍摄了上下游的风光后准备离开。
我找出小柯的微信,告知没有找到古墓,但等了一会没有回音,我找出他的微信名,看到其后有电话号码,就打电话过去,小柯说等他找人询问。我们就开车返回村委会。
小柯此时打来电话,他已经和古墓所在的人家说好,并发来了主人的电话号码,我打过去询问,对方是一位中年妇女,很爽朗,她得知我们在村委会,叫我们到十字路口向唯一的一条水泥路行驶(其他三条都是柏油路),然后在三岔路口左转向上,(此前我们向下走了一段)。走了一段后经过两户人家,其中一家是养殖场,我又打电话过去,说明位置,她说再走就到她家了,她在门口的。
我们前行到达,这是一座很长的木房子,我们进入女主人家中,其正在吃饭,再三要我们一起吃,我们忙谢绝,最终吃了一个煮玉米。墙上贴满了奖状,是其明年参加高考的儿子陈辉的,儿子相貌堂堂,彬彬有礼。
我们请其丈夫带我们去看古墓,他带我们从家中后门走出,右转到菜地中,这里都是古墓,且墓碑都很高大精致。
走到中间的古墓,这就是小柯向我们推荐的古墓,果然名不虚传。这座古墓的雕刻繁多,全都非常精美,门柱上有大字对联。上方及两侧都是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雕刻,而且没有受到破坏。门柱两侧的雕刻很深,精致而密集。其上有整石雕刻的“屋顶”。
墓主人为“刘永岫”,墓碑立于清光绪六年。墓碑雕刻清晰,也有生平介绍。
我们把左右和后面的古墓都看了一遍。
最后来到了最右侧一座,这座石雕古墓也很精美,但低于我们所在的地面两米,墓前还有一个废弃的洗衣机,紧挨着是一座木制农房。我们就没有下去。
这座墓后是一棵数百年树龄的杨梅树,据说每年都还结果。女主人告诉我们:今年杨梅成熟时,有四个人上去摘杨梅吃,都平安下来了,后来有一位上去时,树干突然断了,把上面的人摔了下来,不治身亡。而把消息传到外省的儿子家时,对方反馈的消息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几乎是同时,儿子在电梯中遇到事故,也身亡了。如此偶然,令人唏嘘、
现在看到杨梅树的主干空心,已经折断,地面上有粗大的树干残枝,旁边是一棵直径二十多厘米的新树干,郁郁葱葱。
走回房屋,女主人问我们看到最右侧的老婆婆吃儿媳妇的奶的雕刻没有,我们说没有下去,于是再次走过去,从前面下去,来到了墓旁。
这是刘母王太君之墓。为光绪年间墓葬。墓碑上有“名妇千秋”大字,墓碑两侧有对联,墓碑上方有三幅人物雕刻,最右侧的就是“老婆婆吃儿媳妇奶”的雕塑。
旁边房屋中出来一位老大姐,她拿晒在旁边的核桃和板栗让我们吃,还告诉我们在那座最大的墓碑上有一个石海螺,可以吹响,还和我们一起回到大墓旁,我和小刘对着海螺嘴用力吹都只能吹出漏气的声音。
和大家一一道别后开车离开,途中看到右侧有通往山上的石板古道阶梯,可以看出在没有公路的时候,人们进出都要翻越多重大山,辛苦程度难以想象。
(参观日期:2021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