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2020-05-22 07:27:59)
标签:

杂谈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黔南集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州游侠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博友“仁忠拍客”罗老师在其朋友的微信中看到贵定县云雾镇窑上村附近有一条幽深的峡谷,还有古桥、古墓及摩崖等,就急不可待地想前往探寻。他邀约我共同前往,于是周末我与其他两位曾经与他共同出游过的老朋友前往汇合,同车还有一位与罗老师神交许久的另一博友“步野登”。

我们在贵定南站(即昌明镇)下高速公路,带朋友们去看了看公路不远处的一座古石拱桥,此桥地处一条干涸的河流不远处,桥下通道与河流平行,桥下地面比河床高两米多,从周边地形看即使历史上河流改道也不至于改到现在的地方。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要建这么一座桥?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罗老师一行出了高速公路,我们汇合后随其前往窑上村,此前那里是一个乡,现在合并至云雾镇了。

沿一条没有走过的乡村公路前往,到达了窑上,沿更窄的公路前往不远处的茶山村地盘,在路旁停车后,向导带领我们向左行走,不远就开始沿陡峭的小路向河谷下降,几经盘旋,来到了河边不远处,一堆五厘米左右的藤条挡住了向下的路,大家骑着藤条并以其为抓手,一一下降至河床旁。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从巨石上面跨过河流,到达彼岸,上游是一线天峡谷,峡谷前是幽绿的一凹潭水,“仁忠拍客”、“步野登”等三位蹚水走了过去,前方水更深了。也就没有继续前行,大部分人没有过去。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看来不可能过去欣赏一线天了,我们就在向导的带领下,踩着河滩上的石块,回到对岸,从另一条近路向上攀登,最后回到车旁。

人员到齐后,大家驱车返回,途中右转到达“飞云桥”旁。这是一座较高的单孔石拱桥,桥旁有多棵高高的古柏树,桥头有排成一排的三块石碑,旁边另有一块石碑。从左到右碑首分别是“万善同緑”、“飞云桥碑”、“了迷渡记”、“洞天福地”。古桥不宽,大约三米。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此桥为贵定县的一位石匠师傅出资并亲自修建的,师傅叫做李春山,他还在周边的古驿道上修建了多座石拱桥。他一心一意为民造福,终身未娶。但天妒英才,其积劳成疾,三十多岁就去世了。李春山去世后,被朝廷追赠为“直奉大夫”,特授贵阳府贵定县正堂。

现在不远处修建了新的公路桥,古桥的另侧已经无法通行了。朋友们在古桥上用无人机拍摄了合影。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我的资料介绍:原来古驿道从乡政府对面开始一直有两米宽,延伸至飞云桥,然后通往了迷河,过了迷河大桥后到抱管村大平司土司衙门。

我们继续前行数百米,停车后向左侧行走,路途较为平坦。大约百米处就是建桥者李春山的墓,为了修桥补路而散近资财的李春山的墓葬十分简陋,只有一块很常见的石碑。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此墓后面数米稍高处,还有一座古墓,与前面的墓葬一样,都是土堆墓,与其不同的是此墓墓碑的文字雕刻较深,但这块碑上没有一点年代信息。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从墓碑落款可以看出:此墓是李春山父母的合葬墓。

在李氏父母的合葬墓右后方,有一块巨石,岩面笔直,高约三米,宽约五、六米,在中部较平部位,有一圆形的经过打磨的平面,直径两米,周边有一圈凸起的圆环,远看就像是一个大簸箕。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簸箕”顶部是竖排的“圣旨”大字,其他都是竖排的从右到左的较小的文字。据当地文人、史地爱好者查看探寻,文字按原排列为:

天诰命李母杨氏节孝

义媳王氏孙李正乡殉难未

聘吊孝张氏清贞内侄女张

杨氏钟杨氏内侄孙媳任氏

莲珍姨侄女宋庭氏姨侄孙

未聘宋雷氏表侄媳雷吴氏

雷金氏刘莫氏龚何氏表侄

孙未聘龚刘氏刘王氏亲薛

王氏龙李氏王蒋氏

除以上文字外摩崖上没有其他事迹内容及时间落款。此摩崖的来龙去脉成迷。但头条与李春山母亲的名称相同,应该都是与李春山家族有关的人。

“步野登”徒手攀爬至摩崖所在巨石顶部,发现顶部较平,有一棵粗大的古柏在没有一点泥土的石缝中长出。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在大家即将离开时,年老眼花的我看到右侧稍靠后的粗糙崖壁上似乎有人工打凿的痕迹,于是靠近查看,居然看到最左侧是一个“古”字,再向右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分别是“千、夕、一”,连接起来就是“一夕千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贵定县窑上一带寻幽探古

如此圆形的摩崖我是第一次看到,感到非常兴奋。

(游览日期:2020年5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