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化处镇不知出处的古堡——重化山庄
|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安顺集 |
普定县化处镇不知出处的古堡——重化山庄
贵州游侠
走到公路上,吃了米粉后向小老板打听重化山庄,他也知道就在空山对面的大山上,却不知道路口,我们向大山的另侧尽头走去,这里有一个停车场,还有一个较大的超市,但没有看到路口。
返回主街,向一家商店的老板娘询问,她非常明白,告诉我们在左前方一座二层老楼旁的巷道上去。
我们走到巷道里面,有较宽的阶梯向上,很像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但走了一段后阶梯消失,两面都不像有路通往山腰。
走向另侧,询问得知就是那条阶梯上面,于是我们继续向上,原来是一户人家改造了上山的阶梯。
沿路盘旋向上,不远就看到了被茂密植物笼罩中的古堡城门。
我上次来这里时,上山的阶梯宽阔而规整,现在不但部分消失而且其他部分也被灌木杂草遮盖。
走到城门前,发现大门洞开,城门顶上的木制屋顶已经颓废,风雨飘摇。
城门两侧都是精制石料修建的高高石墙,沿山势延展,高达六、七米。
精制的石拱门中间被用石料改砌为长方形的小门,上次来时门锁着,我从门缝中拍摄了一张里面房屋的照片,石拱门上刻有“重化村”三个从右到左的大字。
此时小门已经不见了踪影。我很高兴,急忙步入这座神秘的古堡。
说到古堡的神秘,是因为这座古堡在当地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有人口口相传一类的传说。这么一座建造十分精良的古堡竟然不知道是何人所建。
走进古堡,迎面是十几级石阶,两侧精制石墙上面是卫兵的住处.
门上方两侧各有一个枪眼,与众不同的是呈阶梯状指向下方,城楼是用粗木柱支撑的木楼。
两侧城墙上也有枪眼。
对面是一座精制石料垒砌的三开间建筑,两侧山墙与两侧房屋都是石墙,石拱窗中还有铜钱等石雕。中间部分是木柱支撑,屋顶已经东倒西歪,看来不久于人世了。
走进房屋,看到堂屋前面的大石板已经被撬翻在一旁。
室内各个角落都被挖掘了一两尺直径的洞口。应该被多位掘宝者光顾过。
从大门进入方向向右,有明显的小路通往高处,我们沿路行走,发现正房后面数十米处还有房屋建筑。
继续向上,路旁有高达四米左右的石墙,但上面又没有建造房屋的痕迹。
前行百米,看到前方有一堵高大而精致的石墙,走进观看却还是一堵,石墙高约五米,宽约六米。另一堵没有踪影,连倒塌后的石块与基础都没有,我们估计当年就只建好一堵,后来因故没有能够继续修建,这也更添加了古堡的神秘。
石墙前不远处有一个数平方米的乱石垒砌的低于地面一面的凹槽。不知道用途。
正前方有一堵石墙,有缺口,出去不远就是悬崖绝壁,此地处于两侧高峰的垭口处。我前次走到山后,看到唯一有石墙的地方就是在山垭口处,估计这是内墙。
返回行走,向正房后面的建筑走去,路的右方也有高高的石墙。
看到是两座均与正房平行的房屋,前面是一栋二层木楼,后面的建筑两侧的石墙造型结构与正房相同,也与山上的那一堵石墙完全相同,估计是同一套图纸,或同一位工匠。远看木建筑部分还有精致的木窗棂。
房屋靠山方向有一些低矮的石墙,估计是下人的住房或者牛马猪羊的圈。
返回城门楼前,楼顶的瓦片已经纷纷脱落。
在重化山庄门口眺望对面的空山,二层洞口连成一排。
离开这座神秘的古堡,来到山下,回头观望,密林中有石墙、屋顶等痕迹。
又到那家商店前,向老板娘询问反字岩,得知就是从停车场处前行。
到达停车场,发现大山角上有重化山庄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左侧有沿山麓向前的路,应该是能够到达重化古堡的,但我们走的路上明显没有通往这个方向的路径,
沿山脚向山后走去,准备去看反字岩,据彝文专家论证,所谓的反字岩其实是古彝族文字。上次我曾经看到过。
沿田间小路向重化个古堡后面走去,看到了山上除了城门附近唯一的城墙,其实这里也非常险峻。
绕着这座山走到了另一座山脚,有“反字岩”文物保护碑,说明就在附近。
我沿小路向左查看未能找到,我们于是沿右侧小路走到半山腰的岩壁下方,一直把数百米的岩壁走完也未能看到。只好返回镇里。回来后查看游记,应该是在山的后面。
再次向老板娘询问“关家地坝”的方向,那里有一个长一点五公里的“铜钱洞”。
我们到达村子时,大雨倾盆,我们忙返回化处方向,雨仍然下着,看来短时间不会停止,于是我们向县城驶去。
在县城后雨停了。我们找宾馆住下,然后出去吃饭。
(游览日期:2020年5月2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