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云龙桥和古驿道——云南大理、保山游之四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滇湘集 |
云南大理、保山游
贵州游侠
四、漾濞县云龙桥和古驿道
在县城乘坐三轮车来到了云龙桥,到达桥头前有数百米长的宽敞的古驿道。古道宽达三米,全部是石块铺设,没有受到破坏。
古桥为铁链桥,桥全长66米,桥面长40米,桥面宽3、2米,净跨36米。桥的两端都建有阁楼,两端都是砖拱门洞。粗大的铁链固定于阁楼路面之下。
这座桥是博南古道必经要津和目前唯一幸存的古桥。现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云龙桥建于明成化年之后,即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杨慎于明嘉靖12年(1533年),徐霞客于明崇祯12年(1639年)游经漾濞,在其游记中都有对该桥的记述。
靠近县城一端有十几级平缓的阶梯通往桥上。桥旁靠近岸边处有一座四角亭子,中间放置一块一米多直径的巨石,巨石的一端曾经经过开凿,不知道是何寓意。旁边的大树上面有黑色和浅色的果实,不知道是什么树木。
踩着铁链桥来到另端,发现这里的古道是修复的。
山上有观江亭,我走了一段,天气太热,向下看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景观,就没有继续向上。
返回县城方向,桥头不远有向左的道路,路面也是古石板路。有修葺较为精良的古建筑。
返回沿古驿道向县城方向行走,寻路左转去高处,那里有一座建于1668年的清真寺,在桥上我就看到了飞檐翘角的大堂建筑。
走进清真寺,没有看到有人,就到处看看,新建的大殿飞檐翘角,非常恢弘,上下左右都是美丽的彩绘图案。居然一点老建筑都没有了,只有大殿前面的五级石阶还像是老的。
沿路向大街走去,沿途还有一些老建筑
走回大街,向一位三轮车师傅询问营盘山清真寺,作为本地人的他居然不知道,问及下街清真寺,他告诉我也是新的,有老建筑但在小学院内。于是只好返回下关。
(游览日期:2019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