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秀山古建筑群(下)——云南玉溪游之四、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滇湘集 |
云南玉溪游
贵州游侠
四、通海县秀山古建筑群(下)
离开玉皇阁建筑群,沿路继续向上去清凉台,路旁有树,其树皮布满花纹。
清凉台一殿中有多块牌匾及多付对联。顶有多幅文字和绘画。其门扉上有各种装饰,虽然简洁却赏心悦目。
清凉台也是一组寺庙建筑群,有“桂香殿”祭祀城隍爷。院内有一棵古老的紫薇树,门窗上有多幅木雕,窗棂是精细的木格子组合。
还有一座鲁贤祠,是祭祀鲁国工匠公孙般,及民间所称的鲁班师傅。是少有的祭祀我们工匠祖师爷的祠堂。
一座药王殿也是与我有关的庙宇,祭祀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
清凉台北面正中是蓬莱阁,有长廊和名人匾联。
海云楼位于西侧,清康熙时云南按察使许弘层题书“放眼云天,俯瞰双湖,神怡心旷,此乐何极!”。朱德曾经于1915年留驻于此。
东侧有武侯祠,祭祀三国丞相诸葛亮,院子里有老杏树一棵。
白龙寺前有水池和桥亭,是新建的。
从寺门旁的路向前山走去,一路上从古树古藤间穿行,古树高耸,古藤诡异盘旋,或攀爬在树木之上,或自己弯曲打结。随心所欲。
来到涌金寺,两个入口都有牌子挡路。我从第二个口强行进入,果然有工人在维修寺庙。
大殿前有左右两个门楼,与大殿呈九十度角,一座有“白马”二字,一座有“黄龙”二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为大雄宝殿。
院内有六棵古柏,其中三棵的直径有一米五以上。
前面正中有一座斗拱十分密集的门楼。上面有“法海圆明”牌匾,下部为精制石料,上部全为木制。
前院有水池,池中有九曲联桥。两侧有圆形木门。
前殿为古柏阁,坐落在二层,一层空旷。两侧都是长方形雕花木窗,中间为圆形大窗。前面有石狮子两对。
向下来到涌金寺正门。三道平台上面才是古柏阁,二道平台上三道平台是两侧阶梯。
寺门外有坛子形状的柱础石,向下是半圆形十级阶梯,最上一级中央有两块半圆形石块。
左侧有横卧古树一棵,名为“清香木”,为漆树科、黄连木属。树龄1000年。其一米高处有一穿洞。
由此也可以看到大半个通海城和杞麓湖一角。
此寺建于宋代。
沿曲折廊道向下,路旁有一棵古柏紧靠石头堡坎。
一棵古藤横过阶梯路面,与树木胡乱纠缠。
此亭为1982年按历史原样用木料重建,里面立有通海地震记事碑。记录了通海1970年1月5日大地震的情况。
1970年1月5日凌晨,在云南通海,峨山、建水一带发生了7、8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5000人。
继续下山,来到登瀛桥,我走到桥下,发现此桥下面在洪水季节不过是一条小溪流,而此时一点水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