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2017-07-27 08:53:21)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两广集

广西贺州游

贵州游侠

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从贵阳乘坐开往广州的动车到达贺州市的钟山西站下,拼车来到富川县城,师傅把我送到前往麦岭镇的班车前。

乘车北行,途中有路牌指示右转有去“深坡古村”的岔道,这是我没有掌握的古村。

麦岭是历史上从北方进入广西的必经之路。是广西北界的一个古军事要地,曾经在此设立武府,常年驻兵设防。

当年秦始皇为了扩边而开辟了一条古道就经过这里。古道前方有一个叫做“月塘”的村子,那里有一座岩洞,洞中有宋朝御史周英纠书写刻凿的摩崖,据说是罕见的“倒写、倒刻、倒看”诗。当地叫做“书字岩”。

打听到没有公交车前往,就打了一辆出租车。此处就是我此行的第一个景点。

来到数公里外的月塘,向路旁乘凉的人们打听,他们指示我就在对面不高的山峦上的一片林木前,又大致指引了方向。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书字岩就在大树左侧远方林木下方)

我寻路前行,经过一段可能是秦皇古道的乱石板路,来到对面正在修建的道路上。向修路的人打听,都不知道,我就沿田坎向山上走去,几经寻觅,都无路可以上山。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返回在建道路前行,遇一年轻农妇,她指引我从右侧的一条小路前行,然后向左面的小路走,并告诉我不远。走了一段,又有岔路,我看了看,就从右面的小路走向山上,一直到接近山顶,也没有看到有石岩的模样。就向左面迂回,也没有找到。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接近山顶

烈日炎炎,一条毛巾已经湿透了几回,我想打退堂鼓了,但心中还是不太情愿。

来到在建公路的另侧,旁边有一段巨石板铺设的古道,看来我经过的石板路是连接这里的古道的,只是正在修建的小公路占用了中间一段。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路旁的村子中有不少老建筑。房前站着一位农民兄弟,我向他打听,并说我已经找了近两个小时了,他明确地告诉我沿对面的一条小水渠进去,到那片玉米地后面就到了。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我道谢后前行,没走多远,他就追了过来带我去找。

沿小水渠走了一段,左面有小路,我们沿小路前行,绕过玉米地,右侧是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很平的洼地,四周有一些灌木。他带我进入洼地。

刚一进入,我就看到对面有三米高的巨石,上面立有一块半米高的石碑,左侧有一块数米高的石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石碑左侧约五、六米处那块石岩中有一个向下的洞口,我们向下进入洞中。洞中有潺潺的流水,这是一条暗河。

岩洞并不高大,可以看见下游还有光亮,我们弯腰从水边向下游走过去,看到下游还有一个洞口,洞口外面高处正伫立着那块有石碑的巨石。两个洞口呈V字形排列。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向四周望去,并没有摩崖石刻,下游的洞穴像是一条人工开凿的隧道,而不像是一条天然岩洞。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地面的石板上有水滴形成的圆洞。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暗河并不深,我们从水中走回去,不用太弯腰。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到了洞口,我们四处张望,终于看到了右面倾斜的岩壁上有一片光滑平整的地方,上面正是一首诗,也确实看不明白是什么字。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观看、拍照后离开洞口,外面那块石碑上的字也看不清楚。

宋朝御史周英纠因上书皇帝极力主张抗金而被罢官后返乡,就隐居住在这个洞穴中,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他仰卧在石床上,仰面望壁,在平整石壁上面由下向上书写诗句,并凿刻下来。内容为叙述其“罢官归隐”的心情。

广西贺州游:一、倒写的御史诗碑——书字岩
(这是我经电脑翻转后的诗碑,可以看懂了,但还是不能完整地读完诗碑内容。)

回家后再次查看资料,诗句居然有两首,而且是不同的字体,我们却没有找到第二块!

农民兄弟姓周,他带我从另一方向离开,不一会就走到了我先前进入的小路,我是错在第二个岔道,应该继续走左面的小路。

来到在建公路上分手,我硬塞给他三十元钱,略表我的感激之情。

虽然在烈日酷暑下、灌木、草丛、玉米林间奔走寻觅了两个小时,但最终得以看到千年前独一无二的“倒写、倒刻、倒读”的诗碑,我还是感到不虚此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