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朗德苗寨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黔东南集 |
雷山县朗德苗寨
贵州游侠
从雷山县城北上十余公里,就来到了郎德下寨,这里是朗德镇的驻地。
古老的苗寨是朗德上寨,通往朗德上寨的路口有保安把守,不准车辆进入,指挥我们开车到大风雨桥下停放,不收费。
询问到游客可乘景区电瓶车进去,每人五元。门票60元,老年人半价。
以为上寨位于山上,估计攀爬较为辛苦,就购票上车了,车沿河流向上游行驶,公路很平缓,行约一里多路就停车了,司机告诉我们:步行到一块大石头路牌处左转就可以进入朗德苗寨了。
我们继续沿河边的公路向前步行约半里多路,就来到了朗德上寨村边,右侧有宽大的现代石拱桥,上面架设了风雨桥。
左侧有大石头村名牌。一个小姑娘在石头前坐着描唇,沿路前行来到寨门下,有人检票。
进入寨中,大部分都是较为古老的木房子,沿石板路前行就到了小广场。
这里大概自古以来就是寨子中集会的地方,百米见方,四面都有木屋,左侧有阶梯看台,斜对面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广场的地面是鹅卵石铺设。
这里每天进行两次民族歌舞表演,我们来时已经开始表演了。有歌舞、芦笙合奏等,最后是全体演员邀请游客共同起舞。
演出结束,我们依路牌指示在寨中游览。
沿右侧向上的石板路行走,路牌指示前方有古战壕和古碉堡,我们出村后也没有看到,前方道路变差,且刚下过雨,我们就没有继续寻找。
途中有一处泉水出露,上面建有封闭式的大水池,有石碑记载是女儿所在的贵州省振华集团捐建的。
水池前方有美丽的月牙形梯田。
返回前行,路口有一座木楼,为杨大六故居。
清朝咸同年间,贵州发生了历时十八年的苗族起义,就是以台拱厅(今台江县)的张秀眉和丹江厅(今雷山县)的杨大六为首领。从咸丰五年(1855年)3月15日至1866年的11年间,起义军势如破竹,横扫贵州,兵峰直指湖南晃州、芷江、靖州。1867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挥兵对付苗族起义军,起义军开始转入劣势,坚持到1872年,终兵败于雷公山。
杨大六故居中陈列有生活器具、在附近出土的刀枪剑戟及火枪土炮等。还有苗族起义将领的画像及简介。
前行木屋之间有一个小广场,一角立有一个大铜鼓。旁边的展厅中有祭祀用的蜡制猪头、鱼及鸡鸭。
向下行走,密集的木屋间有一个水塘,中间有一头假的水牛,非常逼真,还有一根绳索栓着它。
前行就向下到了公路上面。
沿公路前行,左侧石阶上面还有一座寨门,呈V字形,阶梯从两面通往寨门。
除了大石头寨名处的寨门收门票外,其余的路口都无人把守。
从公路返回村口,过风雨桥,沿河边的石板路可以走回我们停车的地方。路面都是石板铺设的,两侧有鹅卵石花边,非常美观。途中还有一座尖尖的小山,有阶梯路上去,上面有一座亭子,可以俯瞰四面风光,然后从另侧阶梯下来,与石板路汇合。
前行有一段较为险峻,使用木板栈道迂回通过。
再行就来到了我们停车的风雨桥另侧,过桥来到河边,开车离开。
这里也还值得一游,但门票偏贵,车票不值。从河边栈道行走约一公里,景色也不错。到达后不从收票的寨门进,前行从任意路口都可以进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