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成都周边游:三、千年古寺(光严禅寺)

标签: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街子镇千年古寺 |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川渝集 |
五一成都周边游:三、千年古寺(光严禅寺)
贵州游侠
在街子古镇后面的公路边上公交车,前往古寺。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来到了位于凤栖山上的古寺。
下车,发现左侧有一座庙宇式样的门楼,右侧是通往前方的公路。向路边闲聊的人询问,得知两条路都可以到达古寺,庙宇中的路是从森林中行走。于是我就进入庙宇般的门楼之中。
通过两侧层层向上的长廊,来到了森林之中,只见林木浓密,虽然不算粗却非常高,大约是为享受阳光。
在森林中行走大约两、三百米,就与公路汇合了。
前行距庙门不远,右侧有一座高大的精制石料砌筑的石室,后向寺庙师傅询问得知不是古建筑。
来到庙门口,门上牌匾“光严禅院”四字为清朝康熙题写。
光严禅寺始建于隋,公元864年善思和尚重建,原名常乐寺,俗称“古寺”。
明太祖朱元璋的幺叔“法仁和尚”云游西藏、印度等佛教圣地后,辗转来到古寺当了住持,其侄儿蜀献王朱椿知悉后,奏禀明太祖赐法名为“悟空”。“悟空”圆寂后其肉身不朽,安放在宝塔之中,肉身历经600多年至今保存完好。朱元璋特为古寺题写“纯正不阿”。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传说建文帝曾经避难与此,后朱棣赐古寺为“光严禅寺”并赐古寺半副銮驾、两口皇锅及龙凤旗、琉璃瓦、《洪武南藏》佛经一部和印度梵文贝叶经《华严经》一部,此经文只付印两部,现仅存一部,为镇寺之宝。
购票2元进入,左前方堡坎下有高大古树一棵,胸径达1、6米,为千年楠木。
沿石阶向上,来到“观音寺”。
继续向上有大四合院,正殿为“大雄宝殿”左厢房为经堂,右厢房为念经堂。
大雄宝殿位于两米高精石砌筑的堡坎之上,堡坎有石刻图案。
大雄宝殿的前面有四根圆形砖柱,系使用特制圆弧形青砖砌筑,上部有造型。殿内供奉释迦摩尼佛像,正中“南无阿弥陀佛”牌匾为济公所书,屋顶的大梁上有字迹。
出大雄宝殿,左侧有一石柱经幢,亭子中有一座塔墓,为善无思禅师墓。
善无思:印度乌茶国人,曾经在长安西明寺菩提院译经,后因安禄山之乱避祸至凤栖山常乐寺修行,并就任住持,公元769年圆寂,灵塔至今完好。
来到殿后,有国民党元老于佑任于1935年来此拜读“洪武南藏”经后亲笔题写的“藏经楼”。
大殿后面的砖墙之窗也是用特制异形青砖砌筑的。
再上有药王殿。
继续向上去“上古寺”,途中阶梯旁有一棵古树屹立在巨石之中。其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
沿陡峭阶梯向上,有两根并立的高大柏树。


向上路边有大量柱础石散放。附近是“燃灯宝殿”,大殿后面有多座塔墓,其中有一座十分古老,估计是“悟空”大师的塔墓。墓后有大量各种形状的石刻构件。
上古寺也有“大雄宝殿”,但明显是新建的。
从另侧下山,一角有许多圆形石柱矗立,有的上面还有石刻楹联,这是上古寺原用建材,上古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拆,仅存石柱散落在废墟之中。后把其集中立于此地陈列,以显示上古寺曾经的恢弘。
继续向下,一座石壁上有大幅石刻人物,地面上有一对硕大的脚印雕塑。
来到下古寺一角,有直径两米一的“皇锅”,原件于大炼钢铁时被毁,现锅为2004年有钱人捐建。
街子古镇附近数公里还有普照寺,据说也很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