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七十二道拐、吊丝岩、四路交汇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遵义集 |
桐梓县七十二道拐、吊丝岩、四路交汇
贵州游侠
从铜梓县北部七公里的楚米镇下高速公路,沿国道210川黔公路前行七公里,来到凉风垭山口,著名的七十二拐公路就从这里开始。
公路旁建有许多盛夏时节用于接待重庆避暑人群的楼房。
在公路旁的停车场停车,向下看蜿蜒盘旋的公路就在脚下。一个个180度的拐弯接连呈现。公路旁有巨石路牌“神州第一弯”,旁边还有第七十二弯的标志。
旁边的山峰上面有一座亭子,是七十二弯景点的观景台,公路旁有宽宽的阶梯通往。
来到观景台,这是一个建筑在两、三米宽的山脊的尽头的亭子,在此可以居高临下观赏酷似盘龙的公路。目光所见:数百米距离内公路左转右旋,十分震撼。
下山来到三、四个弯处,也有一个观景台,旁边是通往更高处的一个缆车站。
沿公路向下,每一个弯都有指示多少弯的标牌。
七十二道拐路段,最高处海拔1450米,最低处海拔800米,相对高差650米,全长12公里。
其最为险峻的路段主要是在接近山顶的十余个拐弯。其余的相对较为平缓。
当年的七十二拐公路,道路狭窄,弯度十分急迫且密集,而且路面破败,一辆货车从第一拐到第七十二拐,要行驶两三个小时。因此成为川黔公路中令司机们谈之色变的地段,据说常常有外地驾驶员不敢驾驶,要花钱请当地驾驶员帮忙开过去。
从去年开始,公路部门对210国道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建,不但加宽了路面,还铺设了沥青,而且把许多险峻的地方进行了裁弯取直,因此许多当年的“拐”,已经成为了一个个略显弯曲的弯道,所以已经把著名的“七十二拐”,改称为“七十二弯”,在每一个“弯”处设置了XX弯的标识。
走完第一弯,就来到了名叫七二的村子。
由此前行三公里,来到了吊丝岩路段,这里原来叫做“吊尸岩”,是川黔公路与七十二道拐齐名的又一奇险的路段。在两三百米的路段上,左侧都是笔直的悬崖峭壁,右侧则是深邃的河谷。最险峻的一段有一座数米长的柜子状的石岩水平地横跨在公路上方,在下驶过的车辆完全看不到天日。而且又是一个急转弯地段。由于路面极窄,会车非常困难。
1949年,国军一个车队路过此地,一辆军车从此处冲出路面,跌下山谷河中,车上20多名军人大部死亡。
无独有偶,2003年九月11日上午,一辆大客车从桐梓县城驶出,在此处遇对面有大货车占道,大客车冲出路面,翻下43米的坎下河谷,当场死亡10人,24人受伤,最后共有14人死亡。由此可见该路段的凶险。
去年改建了210国道,我们在现场看到,路面已经提高加宽,而且悬挂在公路上面的“石柜子”已经被凿掉,一个奇特险峻的公路景观永远消失了。
继续行驶十三公里,来到新站镇,继续前行5公里来到了蒙渡村,在这里,松坎河与210国道公路并行,在国道上方,遵义到重庆的高速公路左右道由河道的右侧凌空飞过,跨越了松坎河。而川黔铁路又在高速公路上方由左侧跨越到右侧。四条路、一条河相互交汇,在狭窄的河谷中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