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边北山路的百年建筑

标签:
杭州西湖断桥北山近代建筑 |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国外省外集 |
杭州西湖边北山路的百年建筑
贵州游侠
,从杭州东站乘坐公交车来到西湖断桥一带。
远眺了美丽的断桥,古代即为西湖十景之一,始建于唐代以前(公元7世纪前)曾经多次修葺,桥拱上面有“段家桥”石刻。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场景。
断桥为单孔石拱桥,用条石砌筑,拱垮6、1米,宽8、6米。两端以石砌长堤连接两岸。
沿湖畔的北山路前行,这条路以近代建筑为骨架,保留着古朴的原貌。是杭州最具文化内涵的一条街。

前行有一座高大的八字形大门。
向左眺望:西湖水面烟波渺渺,断桥长堤上树木林立,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横亘其间,房前水中有许多小船。
路旁有一栋正在进行维修的二层老建筑,有院墙。这里叫做“省庐”,又叫做“竹隐楼”,建于民国初年,为仿西式建筑,
前行有智果禅寺的八字大门,进入有保存完好的古石阶通往高处,后面是大块石料修建的寺庙堡坎,寺庙已经无存。
前行来到“静逸别墅”,是1927年出任浙江省主席的张静江的旧居,张在任时,致力振兴实业,支持建设浙赣铁路,并于1929年主持举办了“西湖博览会”,促进了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静逸别墅依山势而建,有很长的阶梯通往半山。主体以两栋相邻的欧式风格二层楼房,中间连以曲廊,是北山远眺西湖的最佳场所之一。
继续行走,有黄色黑边的抱朴道院的大门。
前行是局部三层的尖顶建筑。旁有三层宽走廊的老建筑。
爱国历史学家、《台湾通史》作者连横于1926至1927年居住在寺中整理文史资料。
玛瑙寺院落宽大,有几棵古树,还有鱼池和假山。
在左右两侧的厢房中,现有{台湾自然环境厅}、{台湾历史文化厅}、{台湾原住民文化厅}、{台湾传统工艺厅}等展厅。
在展厅中有两块石碑。
前行是菩提精舍,建于1926年,为丁甘仁等24位沪浙商界名流,以佛教信徒的居士身份筹款建造,以此为念经礼佛修身之地。
白墙内是一栋三层木楼,其二、三层都有极宽的走廊,门楼很讲究,进入后是四合院式样都是三层,里面也是宽宽的走廊。
一座关闭的小院里面有一座黄色的造型很美观的楼房。这里叫做“春润庐”,建于二十年代中期,曾经有许多文化名人在此居住如蔡元培、马寅初等。被戏称为不挂牌的“北京大学招待所”。
前面是一座楼房,是建于1913年的“新新旅馆”。二层是圆柱支撑,落地玻璃。
一座三层大楼,其三层都是圆拱门窗,顶部中央是红色圆锥形塔楼。
不远为秋水山庄,建于1932年,是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仿《红楼梦》中“怡红院”格局而建,以其妻沈秋水之名命名,现也为新新旅馆的一部分。

再行是“息庐”,是建于民国时期的一座园林式别墅,前为一栋大屋顶中式风格的三开间大殿,大殿后拾级而上是是一栋两层三开间的西式砖木小楼。
前面湖边是“竹素园”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雍正帝御书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