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白石乡秦家大院
标签: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堪比乔家大院秦琼后裔秦家大院 |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两广集 |
兴安县白石乡秦家大院
贵州游侠
清晨来到湘源车站,乘车前往白石乡,大约20多公里。乡场位于一个斜坡地带,来到坡底,有左右两条公路,右行是去天生桥方向,左面是去漠川镇。
左行过桥,桥边有牌子:秦家大院右行两公里,我沿桥边的公路右行,走了一段发现变成了泥沙路,询问路边的老人得知:公路路口还在前面一点,这里有小路也可以到达公路上面。我们在外面常常遇到这种路牌,如果把路牌前移,哪怕刚刚超过这个路口,人们也不会走错啊。
估计这条小路就是古代通往秦家大院所在的“水源头村”的道路,有一段还保存着一米宽的石板道路。
行走一段,古道和水泥公路汇合了,远远望去,目的地是在一片奇俊的山峦之中。
途中右侧不远有一座古石拱桥,估计也是秦家大院通往外界的古道桥梁。
行走了一公里多,就来到了村口,有高大的黄连木古树,旁边一块奇石上面有“水源头村”字样。
村口有许多银杏树,在这里就看到了一些青砖砌筑的封火墙古建筑,一条石板古道通往村中。






老人告诉我“秦家是唐代秦琼秦秦叔宝的后代,后裔秦德裕自山东迁移到此处,这里四面环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他指引我看了环绕四周的乌龟山、麒麟山、宝塔石、印山、太子山等。
这里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23座,最早的是建于明代的,其余大都是建于清康熙年间,院内建筑多为三进二开,地面青砖青石,屋檐飞翘,占地面积达一万七千平方米,
秦家后代曾经出了一个武状元、文科进士二十人、举人数十位。
进入祠堂,里面的一根木柱的中间很细,老人说路过上山砍柴的孩子常常在此试验手中的刀镰是否锋利,后来在木柱中镶嵌了铁块,才避免了被砍断。
过了祠堂,有左右两条通道,面对的左侧是一条两米宽的青石板路,两侧都有明显低于路面的排水槽,这条道路称之为“大道”。而右侧的通道只有不到一米宽,称之为“小道”。
沿大道进入,是一条逐渐向上的道路,沿路两侧都有许多大小门进入,
后端有阶梯通往后山。
后侧有很宽的石板铺设的平地,不知用途,还有许多单独的院落。
右转有一个院子,有牌子显示是戏楼,但门是锁着的,从门缝中看到里面堆放了许多杂物。
从小路向前,也是青石板铺设的笔直的通道,也有排水槽贯穿始终。这里的两侧也有门通往各自的院落。
各个院落都很宽大,都有长方形的天井采光,对应天井的是低于地面的青石板精心铺设的地井,落水经过这里排出院落。院落正中都是很高且宽敞的堂屋,这里是供奉祖先的地方。房屋间有精美的木雕窗棂。
大小门楣上都有牌匾及彩绘字样,形式各异。
从整体规模来看,应该大于山西的乔家大院,但精致及奢华程度则要低于后者。
离开秦家大院,走了一段,搭乘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这是我离开农村近四十年后又一次乘坐这种交通工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