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化”摩崖——一段残暴历史的标志

标签:
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与从江县交界处直径一米半的大字摩崖镇压少数民族的铁证 |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黔东南集 |
“过化”摩崖——一段残暴历史的标志
贵州游侠
在黔东南州从江县与黎平县交界的下皮林村,远远就可以看见山崖上有两个硕大的白色摩崖“过化”。
摩崖每个字长宽均有一点五米,刻字深达15厘米,旁有竖刻落款:万历十一年邓子龙书。
明朝期间,统治者残酷压迫少数民族,把苗、侗人民驱赶到深山老林、穷乡僻壤,激起民怨,于洪武年间爆发了以吴勉为首的农民起义,规模宏大,震惊朝廷,后终被镇压,吴勉被押解进京残杀。
明万历11年(公元1583年。这一带的群众又一次爆发了农民起义,时任靖州参将的邓子龙率重兵前往镇压,一路上烧杀掳掠,在血腥镇压少数民族后,在下皮林村后高大平整的石岩上面挥毫泼墨,并着石工刻下“过化”二字,炫耀其“所过之处,民皆归化”的“伟大”功绩。
此后,皮林人民为了记住这些深仇大恨,每年都要用石灰描写摩崖,激励自己奋发自强、报仇雪恨。后来又爆发过数次农民起义,后虽均以失败告终,但也给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显示了少数民族人民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
后来统治阶级也察觉了人们描绘摩崖的用意,也曾严令禁止描绘摩崖,但当地人民以:“字褪色则皮林必遭寨火“为借口,坚持每年描绘摩崖,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延续至今。
我曾经于数年前路过下皮林,在远远的公路上看见过这个摩崖,今天终于来到近前,观看了这个宏大的摩崖石刻。
附近有几个溶洞,是当年吴勉大军的营垒,分别叫做吴勉一号、二号......七号洞,
邓子龙后任贵州总兵,也曾经在贵州西部的晴隆县县城旁的山上书写雕刻了更大的摩崖“欲飞”,每字长3、3米。宽2、25米。(见{贵州游侠}游记:西部集【贵州西部三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