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仙桥天生桥天坑、十万千峡谷游——贵州游侠省内游记

标签:
福泉仙桥乡十万千古战场仙桥天坑天生桥穿洞 |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黔南集 |
福泉县东部一日游
贵州游侠
前天(2013年7月28日),天气阴。温度适宜,我和朋友从贵阳出发,经贵阳至开阳县的二级路到马场匝道下,前往龙岗镇方向,过龙岗镇、高寨镇来到平寨村,右转约四公里一直将车开到了两岔河边。
过大桥左转,不远又有一座架设在一条支流上面的大桥,桥下的溪水十分清澈,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洁净的沙滩,河道中有大大小小的石水槽,非常适宜戏水。在距大桥桥面约百米的的下面的河道中有一块大约十几个平方米的石板,有十几个人在石板上面野炊。
我们离开前行,路是在垂直的河边崖壁上开凿出来的,路面是石块和黄呢铺筑的,很险、很窄,根本无法会车。
走了几公里,来到了一个叫做“王卡”的村庄,我下车找到一位村民询问“十万千”,他非常热情地告诉了我们,就在前方几公里外的峡谷底部,那个桥就是“十万千”的所在。
这里前后几公里都没有人烟,我们驱车在山谷里盘旋,只见山峦重叠,林木苍翠,景色十分优美,其间经过了一处在山石中间开出的狭窄通道,遥望山下,道路曲折盘旋,形态美丽,最后来到了峡谷的底部,“十万千大桥”。
这里是福泉历史上有名的古战场,在明朝,一位苗族首领罗将军率兵镇守这一带,深受百姓拥戴,却为朝廷所不容,派阮大人率十万大军前来征讨,大战49天,官兵屡胜,罗将军决定以智取胜,在峡谷山岩间用白布搭设了一座桥,在“桥”的两面挂起了灯笼,然后派兵于夜晚佯攻官兵军营,随后“节节败退”诱敌来到桥边,官兵前赴后继地冲到桥上,跌入深渊,战后清点敌尸,共计十万一千具。故名十万千。
我们看见了山上有一石柱,从桥上看好像一只肥兔直立,绕到山后,又酷似一个腰部凸出的巨型大鼓。还有石猴、石人头、石钟等。
应该还有天生桥、仙女峰、一线天梯子岩、手爬岩、三十三拐、刀枪洞等景点,但因为没有开发,故无路牌指示,且人迹罕见,无人可问,因此我们无缘相见了。
返回清水江大桥处,直行11公里来到了福泉县的仙桥乡,在不远处的兔场村停车,这里有深邃的天坑、天生桥、穿洞等景观,我们一行曾经于去年8月到过此地,由于忙着趁天气好去贵定的原西南三大佛教圣地之一的“阳宝山”游览,故只在天坑边缘看了看。
经热情的村民指点,我们在不远处找到通往坑底的古老的石阶,石阶已经十分光滑,史上曾经是村民取水洗衣的必经之路,我们沿着曲折陡峭的石阶一直走到坑底,只见一条水量不大但较宽的河流贯穿天坑的底部,天坑和地面高差大约一百米,底部面积约为两三百平方米,天坑的三面笔直,只有我们下去的这一面稍缓些,就像一个巨大的水缸,左面崖壁下面有一个上小下大的暗河入口,正面绝壁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溶洞,右面绝壁间有一个巨大的穿洞,形态优美,
在暗河入口有工人正在修筑水坝,经与他们交谈得知:筑坝把水位提高,从上游至此进行漂流,据资料介绍,暗河有两公里长,出口形成瀑布。
我认为应该将暗河这一段也进行休整,一直漂流至暗河出口的瀑布,这样将会大大增加游客漂流的乐趣。可惜无人征求我的意见,毕竟我对旅游景点看得太多了,我的设想应该是有很大价值的,
我们在溪流中平坦的沙滩上面休息,打开自热米饭加热,餐后将垃圾焚烧,然后沿着溪旁的小路溯溪而上,在穿洞中走过,头上的天桥高约
130米、长约100米,桥宽约50米,在天桥中央有一个圆圆的天窗,把天桥分为两座,非常奇特。
继续前行,溪流的河道全是由石板构成,有许多大概是穿洞顶上垂落的大石块横在河道中,潺潺的溪水在石块间寻路奔流而下,小激流、小瀑布、小水潭、小沙滩遍布其间,奇趣无穷。
再行,右面是长达百米以上的伸出崖壁十几米的岩厦,足够几百人在内避雨;正面是一座挺拔的小山,背靠小山对着我们有两道十几米高,相距约五米的石墙,墙厚约一米,很像是人工建造的,待我们走近才发现居然是天然形成的。在小山的左面有羊肠小道通往一排石阶向上。
我们又走回天坑,来到暗河洞口,只见河水在进洞约几十米外左转了。
攀爬500级石阶来到天坑顶部,在暗河一侧的笔直悬崖的顶部,长着一排苍翠的古老树木,就像一队守卫神秘天坑的卫队,在路边有一棵直径超过一米五的古树。
我知道在天桥的顶部有一条小路,穿过去前行一公里,有大片的石林,就是传说中的“石王点兵”,因时间关系不能进去了,只好留待“三踏仙桥”时再游览吧。
我们驱车离开,经贵定县的新铺乡、德新镇来到贵定县城,在此上贵新高速公路,天黑时到达贵阳城郊的龙洞堡,去吃了我们喜爱的龙大哥辣子鸡,然后把他们分别送回家,结束了美好的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