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游侠省内游记独行集:独行金沙

标签:
金沙县城中古迹石场乡敖家坟清池镇万寿宫牌坊古树古桥古建筑毕节大屯土司庄园 |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毕节六盘水集 |
独行金沙
贵州游侠
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早九点乘贵阳到金沙的班车于中午到达金沙县城。吃了一碗羊肉粉后,就一路打听着向罗马街方向走去,到达一个丫字路口,丫上是金沙第一任县委书记李旭华的纪念碑,右边是罗马街方向,左边望去是一座山,有牌子上书:戴家堡公园,就先向公园走去。公园进口正在维修不准进入,我从栏着的绳子下面钻了进去,一路阶梯向上并有一圈阶梯环山一周,一路上有亭子、长廊,山顶有红军团长吴正卿的纪念碑,碑后是微波发射塔,原建于山顶的戴家碉堡已不存在。
其他的一些景点摩的师傅不是说路不好就是不知道,我就到车站附近又吃了一碗羊肉粉,然后回旅店休息。
28日早,起来后吃了羊肉粉,上车前往清池方向,过石场在鹿崽楼村下车,同车的一位大姐指点我沿着一条约一米宽的阶梯去敖家坟,攀爬了一段后就和通往敖家坟的车道汇合了,沿车道一路向上约一里就看见敖家坟屹立于山坡上,再爬几十米就到了,墓地分为两组,相隔约十几米,都建有一米多高的石围墙,墙面上都有浮雕,正中是拱门,门上及柱子上有大量的石雕图案及楹联,内有敖家三代七人的石墓,高大宏伟,雕刻十分精良,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大量的楹联及横批,有面必刻,无空不镌,题材广泛,雕刻精致,技法多样,保存完好令人震撼。两组墓地共占地近千平方米,分别建于1898、1905年,是在勤劳致富的敖家三代单传且又相继去世后,遗孀们变卖田地建造的,不久后,两代遗孀亦积劳成疾相继去世,由族亲邻友变卖房产安葬其中。
敖家的故事令人唏嘘,而敖家留下的奇特石雕,又为贵州大地留下了一座不朽的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拍了很多相片和视频,走下山来,和村民交谈中得知对面山坡还有敖家从前的老屋,我又顶着正午的烈日前往,途中有一座咸丰年间的石雕古墓,前面还有两颗石柱,也很高大,但墓前的玉米长得又高又密,未能拍下来。再前行只有人行小道,百多米后就到了,老宅是一正两厢,均为二层,院子用石板舖幔,总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木雕很多,斗拱挑梁,石雕柱础。所有房屋不歪不斜保存完好。
村西应该有一座建桥碑,但小店女老板说不知道,也许已经不在了,问及大石包村的凤鸣山寺(大石包庙、杨家祠堂)女老板说就是她家的祠堂,没有公路进去,要爬山一个多小时才到,去马鞍山彩绘民居也要开车去,公路已改线,班车不进去了。
等了一会,坐班车向清池行进,约半个多小时,到达清池镇,找个旅馆洗了把脸,就出来找了个摩的,向马路乡方向驶去,大约十公里,先到遇仙桥,据说张三丰曾到过,看了看,系一大拱,不大像古桥,过桥后不远就向左转,大约两百米就到古黄葛树旁,树木高大挺拔型态美观,周长有12米,前面很大一片地面铺有大石块。
返回的路上,我问摩的师傅知道大田湾的古民居吗,他说就在路边,一会就到了,在路右边,原来是四合院,现在前面一排作坊及门面因修建公路已经不在了,后面的房屋还很好,木雕和石雕柱础都很精致。再前行公路左边有一座很精致的小石拱桥,是建在一条溪流上的,现在人们已经不走这里了,成为前面一户人家后院的专用桥。
回到镇上,去看了罗祁氏节孝坊,坊前后是古石板路,坊中间的横梁裂了,但还不会掉下来。我问师傅大坪子的路况,他说可以,就驱车前往去看1888年建的曾传杰墓,从刚才看到的石拱桥边的路前行,在村里问了一下,出村就找到了,就在路右边不远处的玉米地中,高4.5米宽2.8米有浮雕楹联及倒挂石狮。返回路上有向右转的道路,通鱼塘河,我知道那里和四川交界,有古渡口、摩崖、古盐道和古石板义渡碑,但他说路非常难走。四川已经准备在那里建桥。
又回到镇里看了万寿宫,这个万寿宫非常大,有2000平方米,建于1896年,外墙高5至8米,下面是大块精石,上面是砖砌,整体较完好,无人管理。里面的戏台又高又大,但屋顶有一部分已经坍塌,很可惜。看到这么大的万寿宫,可想而知,当年在清池有多少江西人在此经商,亦可想而知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华。
回到旅店全身是汗,脸已被晒成“西藏红”洗了个澡,休息片刻看了看资料,得知前面看过的节孝坊的主人及儿子的石雕墓在沙坡,于是又出去叫上摩的师傅,问他沙坡的路是否好走,他说行,于是就驱车前行,一路上山,路上师傅问路边干活的熟人,他说很不好找,我们就准备前行找一下,找不着就回去,走了一段公路已被水冲毁,但摩托车可以过,刚过不远就遇见一人,师傅也认识,那人说就在他家老房子后面,他也正要去老房子,于是我就和他下山,师傅则到来时经过的前往水井的路边等我。
沿小路一路下山,一会就到了,他家单独住在一山坡中间,屋后二十米就是两座古墓,一个是被皇帝御封的节妇罗祁氏的,另一个则是其子的,重建于1827年,墓高均为5米、宽3米,有龙、凤、狮、鹿、蝙蝠、蛙、虫、花、草等图案的石雕,带路的人误认为我是来找祖坟的罗家后人,我亦未加解释。谢过主人,沿小路经过一个石板砌盖的水井到达公路边,上车返回。
返回镇里,只有一家羊肉粉店还在营业,就去吃了一碗,回店休息,电视无信号,电风扇吹出来的是热风,我把墙上的挂扇取下来,放在离自己30厘米处猛吹,只在肚子上盖了一条毛巾,估计后半夜睡着了一会。
29日,早6点多起床洗脸,水管里只有极细的水流,将就洗了洗,出门见有7点30分去马路乡的面的,就去吃了此行第五顿羊肉粉,回来等了一会,就开车了。
到达马路,找了一辆摩的,就一直向山上驶去,约几公里后到达一个小寨子,在小学后面,就是契默土司庄园,宽敞的石院坝,靠后是长长的大殿,两面是配殿,右前方有一建筑,呈庙宇状,造型很美丽,估计是家族祠堂,前面也可能曾经有建筑,没有保存下来。
返回马路,又驱车9公里到达毕节市的大屯乡,买了两瓶冰水,给摩的师傅一瓶,就向大屯土司庄园走去,庄园建于1821至1850年,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庄园在高出公路十来米的大山脚,在公路上一点也看不见,我走到大门前,门虚掩着,听见里面有人声,遂推门进去,向工作人员说明想参观一下,工作人员对我的身份证作了登记,就让我随意参观,走进庄园的第一进,高大的院墙宽敞的院坝,沿着半圆形的宽大的十几级阶梯进入第一进大厅,大厅面阔五间,中间三间为一大间,估计是土司断案的地方,上有二层,由二进院坝上楼。二进院坝右边有一小拱门,,进入又是一个院坝前后各有房屋,房屋周围有廻廊设有美人靠,院坝中央有一椭圆形鱼池,池中横跨小桥木亭,院坝两边是花园,有紫薇花等花草树木。这里是祠堂和会客厅。
二进和三进的房屋也很宽大,三进后面也是花园,再后面是高高的后墙,有小门可出入,出门后有十几级石阶可上后山。
面对大厅的左面亦有院落,左前角有一石碉堡,大门旁的墙上也有枪眼。
向工作人员致谢后,离开庄园,离开这美观、恢弘、威武的古建筑。
在公路边等了约半小时,坐上一辆面的,到达毕节市普宜镇,换乘小巴去大方县城,然后换乘大巴于6点许到达金阳车站。
回来后稍作总结:这种旅游方式优点也很多,(—),不必开车,中途可以休息。(二)坐当地人的车,他们熟悉当地地理和人们,容易找到景点地点。(三)人少意见高度统一,不会为找吃找住意见不合而耽误时间。缺点当然是没有自己开车方便和舒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