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2022-04-15 10:36:35)

永远的夜莺

——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得知叶佩英老师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往事历历在目,浮现在眼前。

叶佩英,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4717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叶佩英老师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祖籍广东惠阳,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1年,她告别父母从马来西亚回国,在广州中大附中和北京师大附中完成中学学业。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罗忻祖和汤雪耕。1963年在中南海为毛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演出领唱《祖国颂》。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津贴,并被《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和《中国人名大词典》选为“当代人物卷的艺术家”。

我与叶佩英老师相识于2015113日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年会上,那年她是受邀参加国际友人年会并在年会上演唱了她那首著名的《我爱你中国》。

她的歌声清脆婉转,像夜莺一样动听。当年她就因演唱电影《海外赤子》主题歌《我爱你中国》而出名,这首歌也正是她的心声。后来,在她一生的演唱中,她无数次地演唱这首歌,这首歌仿佛就是专门为她量身打造的,而她又好像就是为这首歌而生的。

她她尤喜红色,因为那是中国的颜色,作为一个爱国华人,每次她都最希望能把中国的红色展示出来,因此,每次演出她基本都是大红色演出服,2015年那年也是红色,但是那种有点玫红和橘黄色相结合的。

中午吃饭,我与叶佩英老师正好同在一桌。因她的演出节目是在最后,压轴的,所以,她坐下来吃饭的时间就比别人晚了很多,很多人吃完都陆续离开了,她才刚刚坐下来开始吃饭。

此时,我还没有离开,我看着叶佩英老师从台上走下来,慢慢坐到饭桌前。后来才知道,她的腿之前因受过伤,走路有点蹒跚,不是太好。

此时,整个一个大饭桌上就剩下我与叶佩英老师两人了。

由于她年龄大了,牙又不好,因此,吃饭就特别慢,而我就坐在她旁边等着她,慢慢和她聊着。

在聊的过程中,当她得知我也很喜欢唱歌时,就非常高兴的对我说:“待会等我吃完了饭,你唱一首我听听”。

我突然感觉我是不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没想到她突然提出来要我唱给她听。

这是不是老师的常态啊?

突然被她的要求整的有点怵的我赶紧替自己解围说声乐对于我来讲是外行,我是没进过专业学堂的,平时都是自己私下里摸索着学唱的,没什么学院派风格等等,她说:“这些都没关系,你只要发音正确就可以了”。

这期间,我们一直在聊,她又给我讲了很多,她从小就喜欢唱歌啊,作为在国外的华侨,从小就渴望回到祖国啊,二战时期,华侨在外如何受欺负啊,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演唱《我爱你中国》时激动的心情啊等等......

我一直在静静地听她讲......

吃完饭了饭,就在大厅里,她拉过来一把椅子坐下,而我则面对着她,站在她面前就唱了一首《青藏高原》。

那天,唱完了,我才觉得好懊悔哦,感觉好像自己给自己又挖了个坑,怎么就选了那么一首高音的歌曲来唱,应该选一首比较初级的、难度不大的歌曲才对吧?

我把我的想法说给叶老师听,叶老师说:“啊,没什么的吧,《青藏高原》有那么难吗?”

叶佩英老师对我这个外行很宽容,说唱的挺好的,我知道这个挺好的就是挺不好的意思,就说:“叶老师,就请您多给我指正指正吧”。

她很认真的对我的唱法进行了点评,指出了不足之处,应该怎样换气、唱高音时气息应该怎样运用等等,我们一直谈了很长时间,一直到下午快4点钟时才各自离开会场。

2015年分别后,这六七年来,我与叶佩英老师再未有蒙面,期间偶尔节假日电话问候一下。因平时就她和老伴儿两个人退休在家,一个女儿又在美国定居,家里没有其他人,所以,每次与她通电话,她都会说很长时间,并且第一句话就是:“你是今天第一个打过来电话的人......”等等,然后就抓着电话不放,一聊便是3个多小时还不放手,我在那边都急的不行了,也不好意思打断她,但她仍在在继续......有时,实在没办法了,我便说:“啊,不好意思,叶老师,我这边有点事儿,还要等着出去,咱们下回再聊好吗?”她才会放下电话。几次下来,把我都弄怕了,再以后,便少给她打了,结果,一连三年没再给叶老师打过电话,直到2021年春节,我再次打电话给叶老师问候祝福时,电话里她竟然说记不得我是谁了,我吃了一惊,非常愕然,这时她已85 岁高龄,健忘,对于她这个年龄段儿的人来说,是正常的事儿了。

我一时心里非常责怪自己,实在不应该这样长时间不与叶老师通电话,即便是她每次都想与我多聊一会儿,我也不应该这样啊。于是,从2021年春节之后,我就会时不时地多次有意与叶老师微信视频通电话,每次通电话,我怕她再记不住我,第一句话就问她:“叶老师,我是谁呀?”,每次她仍然都是先笑着说一句:“这是今天我接到的第一个电话,你是今天第一个打电话过来的人......”然后再说:“你是新华社的小孙......

哈哈哈......于是,我们俩都笑了......

这样多次后,这一年多来,每次她与她通电话,她都能准确说出我的名字和单位,再也没有忘记过。

2022年春节与她视频通话后,32日上午,我又一次趁在我们单位(新华社电视台)里吃午饭的时间与她再次视频通话,问她吃饭了没有,她说刚刚吃过回来,在中央音乐学院食堂里吃的,老伴儿前年摔伤住院不在家,她一个人一直在吃食堂,还说因疫情医院又不让进,每天她只能和老伴儿手机视频通话,还说昨天又与老伴儿视频通话给他聊了半天,但老伴儿光在那儿听,一句话都不说。说完这个,接着就又说什么,说着说着高兴了,就又给我唱起《黄河大合唱》来,“风在孔,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引得我也哈哈大笑......接着她又问我最近在忙些什么,我就给她说我们电视台今年都在忙什么什么,她也很乐意听,一直很开心的听着,笑着,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聊了一个多小时......

俄乌战争开始后,我曾给她转发过一则新华社的消息,结果她第二天她就给我回复说:“小孙,你以后多给我发一些这样的新闻啊,别看我老了,但我有一颗爱国的热心,虽然我退休了,但我也一直在关心国家大事,在关注国际大事,别以为我们这些退了休的老年人就不关心国家大事了哦......

我被叶老师的幽默给逗乐了......

也不知什么原因,202232日那天我与叶佩英老师通话时,我特意做了几张截图保留下来,当时也没多想,只觉得因为疫情一直不能去见她,就保留几张截图吧,什么时候想她了还可以看看截图,以后与她通话次数也是一年少似一年了,也许这些图片可以成为以后的回忆,没想到这几张截图却真的成了最后的永诀。

看着截图中叶佩英老师的模样,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仿佛又听到了她那熟悉的“我爱你中国”夜莺般的歌声.....

 

                                                   





                                             孙小洁

                                 2022年4月14日于北京(新华社电视台)

 

 


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叶佩英老师图片3张(图片来源:网络):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附叶佩英老师于2015年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年会演出照片3张(图片来源:孙小洁/拍摄于北京亮马河大厦):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左)叶佩英老师,(右)舞者:中国著名芭蕾舞演员白淑湘(图片来源:孙小洁/拍摄于北京亮马河大厦)2015.1.13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左)叶佩英老师,(中)电影导演王学新,(右)中国著名芭蕾舞演员白淑湘老师(图片来源:孙小洁/拍摄于北京亮马河大厦)2015.1.13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左)叶佩英老师,(中)中国著名芭蕾舞演员白淑湘老师,(右)电影导演王学新(图片来源:孙小洁/拍摄于北京亮马河大厦)2015.1.13

 




附孙小洁与叶佩英老师于2015年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年会合影照片3张(来源:孙小洁):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左)叶佩英老师,(右)孙小洁于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年会(北京亮马河大厦):(2015.1.13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左)孙小洁,(右)叶佩英老师于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年会(北京亮马河大厦):2015.1.13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左)叶佩英老师,(右)孙小洁于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年会(北京亮马河大厦):2015.1.13




附2022年3月2日孙小洁与叶佩英老师微信视频截图3张(地点:(北京)新华社电视台)(图片来源:孙小洁/拍摄):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2022年与叶佩英老师视频通话中的孙小洁(地点:(北京)新华社电视台)(图片来源:孙小洁/拍摄):2022.3.2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孙小洁(上)与叶佩英老师(下)微信视频截图(地点:(北京)新华社电视台)(图片来源:孙小洁/拍摄):2022.3.2


永远的夜莺——怀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孙小洁(上)与叶佩英老师(下)微信视频截图(地点:(北京)新华社电视台)(图片来源:孙小洁/拍摄):2022.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