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70ef964dg9be84541baf2&690
(图/来自网络)
这几天先是“彭高峰微博寻子成功”的消息瞬间传遍大江南北,再接着“教授微博发吁街拍解救乞讨儿童”,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各地乞讨儿童的图片上传至微博,看着一张张图片,心里说不出的难过,这些孩子的父母,在饱受怎样的精神折磨,失子之痛,大过于失去自己的生命。
自己没有体会过失子之痛,但儿时的自己,险些成为被拐儿童中的一员,与父母骨肉分离。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我被姑姑派去照相馆喊表姐回家吃饭。当时表姐店里很忙,就让我一个人先回去,她忙完就回。
五岁的我,边哼着歌,边往家走,因为天热,想早点回家,就选择了一条近路,一个小胡同。自己走进胡同不远,碰到了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大伯,他问我:“小孩儿,你知道去市场怎么走吗?”“知道啊,沿着这个胡同一直走,出了胡同右拐再走一段路就到了”自己很热心的给大伯指路,大伯推着自行车,车后架上夹着一个大编织袋,看来是从农村来城里赶集的。(当时还为自己认识路感到很自豪)
大伯继续说“哦,谢谢啊,你这是干嘛去啊?”
“回家”
“你看我第一次来城里,你能带我过去吗?”
“行啊,你跟我走吧”自己更自豪了,反正回家也要走这条路。
边走,大伯边问我一些无关的问题,现在已经记不得都聊了些啥了,反正当时自己是有问必答。真正的发现大伯有问题,是走到胡同中间的时候。那里有一厕所,大伯说他想上厕所,让我等他一下,我答应了,谁知,他进了厕所后,一直将头在厕所外探着,喊我过去,我当时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上厕所让我过去干嘛?难道是人贩子,老师说人贩子最喜欢把小孩骗到厕所后再绑起来了,但也只是怀疑,最终让我惊醒,肯定他就是人贩子的,是他后来的计量,在他喊我过去,我没答应后。他竟然说他有糖,问我吃不吃,吃就过去拿。
此话一出,我的头嗡的一下,完了,自己遇到人贩子了,此时的情况和老师说人贩子骗小孩的情况完全符合啊:1、地点偏僻:小胡同内、厕所内。2、人员少:大中午的,大家都在睡午觉。3、你不认识他,他却主动给你糖吃。4、身上携带编织袋。看看这位大伯,再看看车后架上的大编织袋,那不就是为了装我的吗?不行,我得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哪来的机灵劲,回他说自己不吃糖后,依然面不改色的假装在那里等他,边等边开始一点一点的往大路口挪动脚步(天不该绝,这人贩子没想到虽然是小胡同的中间地段,却有一个小叉口通着大路,我土生土长,对这里太熟悉了)他似乎也发现我在往旁边挪动,他问到:“你干嘛啊?”我答:“我到那边哪个石头哪等你”然后依旧不慌不忙的走向哪个石头,其实当时自己在想,他是大人,我是孩子,如果我直接跑,他一出来追,我肯定就被抓住了,所以,还是慢慢的先离他远一点吧。当我走到大石头跟前时,距离厕所的位置已经让我觉得自己有可能跑的了了。头没有回,“大伯”喊我也沒应声,拔腿就是一个狂奔。真的毫不夸张,一口气跑到大路上,直奔姑姑家。长这么大也没有跑过那么快。
回家后,只顾大口喘气了,也没有心思去想那位“大伯”后来怎么地了。
虽然当时很惊险,但自己事后却没有一点害怕,也没有将此事当事,更没有跟自己父母说起过。只是等自己渐渐长大了,时不时的看到新闻里有拐骗儿童的事件时,才开始后怕起来,才对自己的父母讲述自己险些被拐骗的经历。
我经历了,但没有让人贩子得逞,除了当时人贩子的手法太单一外,还要归功于老师和家长的“危机教育”。如果老师和家长们没有将人贩子的特点和拐骗方法告诉过我,那估计等待我的将是另一种命运,等待我父母的,也将是失子之痛了。
有些家长觉得不应该过早的让孩子看到社会的黑暗面,不应该对孩子过早的进行“危机教育”,但当今社会,危机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我们除了要自己尽到做大人的责任,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以外,还应该让孩子尽早的接收“危机教育”,告诉孩子怎样摆脱危机。
前段时间,报纸刊登说一父亲突发心脏病,三岁男童报警挽救了爸爸的生命。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三岁的孩子,懂什么?其实不是孩子不懂,而是我们不知道孩子懂什么?所以,当孩子学会走路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应该对宝宝进行一些“危机教育”。为我们,也为孩子。
我是不幸的,遇到了人贩子;我又是幸运的,未让人贩子得逞。
我祈祷:那些被拐骗的孩子早日与家人团聚。
我期待:骨肉分离的事件不再发生。
我呼吁:尽早的为孩子进行“危机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