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远行客
远行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40
  • 关注人气:7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川】西夏王陵之李元昊惠陵

(2015-06-15 20:07:40)
标签:

远行客

西夏党项族

开国皇帝李元昊惠陵

密檐塔式陵台

http://s11/mw690/0024e51Ozy6T0bbHAw2ca&690远望西夏惠陵全景


http://s12/mw690/0024e51Ozy6T0bErs3p0b&690

惠陵主体建筑陵台

 

西夏陵区位于贺兰山东麓,在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10公里的范围内,布列着9座帝王陵墓和200多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

 

西夏王陵规模宏伟,按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父曰昭,子曰穆)宗庙次序排列,形成东西两行。9座王陵平面布局均呈纵向长方形,坐北面南,以南北中线为轴、左右对称,地面有角阙、门阙、碑亭、月城(外城)、陵城(内城)、献殿、陵台(陵塔)等建筑物。西夏王陵将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是别具一格的陵园建筑形式。

 

西夏王陵3号陵茔域面积15万平方米,是西夏王陵中占地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的一座,考古专家认定其为西夏开国皇帝景宗李元昊的“泰陵”,俗称“昊王坟”。李元昊,小字嵬理,性雄毅,多大略,24岁被立为太子。宋明道元年(1032年),父死袭位,去唐、宋朝廷所赐“李”、“赵”姓,称帝,并命大臣野利任荣创制文字(西夏文)。1038年,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都兴庆府(今银川市)。1040年--1041年大举攻宋,皆获胜。1044年与宋议和,并称臣,宋册封其为“夏国王”。1048 年,因夺子宁令哥妻,被宁令哥刺死。在位17年,谥“武烈皇帝”,庙号“景宗”,墓号“泰陵”。

 

西夏王朝是11世纪至13世纪党项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从李元昊建国,共传10帝,历时189年,直到1227年为蒙古所灭。战火殃及陵区,地面建筑全部被毁,陵墓大部被破坏。泰陵虽也遭严重破坏,但阙台、陵台塔基尚完好,陵城神墙、门阙、角台大部尚好,布局还清晰可辨。

 

http://s13/mw690/0024e51Ozy6T0b9JwGE1c&690

1、西夏王陵之李元昊惠陵

 

http://s15/mw690/0024e51Ozy6T0bmQYRobe&690

      2、 惠陵地面建筑布局模型                    

 

 http://img.blog.163.com/photo/3KZJZJqUTSBSelLlIG5Acw==/3970486021480839020.jpg

3、惠陵地面建筑示意图

 

惠陵从南向北建筑物简介

 阙台犹如威严的门卫,耸立于陵园最南端。碑亭后是月城,南墙居中为门阙。经门阙入月城,夹道有文官武将的石刻雕像。月城之北是陵城,陵城南神墙居中有门阙,经门阙入陵城,左前方是用来祭奠的献殿。惠陵主体建筑陵台偏处陵城西北,靠近北神墙,位于墓室以北10米处,是八角七级宝塔式,底层略高,往上层层收分。陵台至献殿有一条鱼脊梁封土,封土下为墓道。墓室在墓道北端,为三室(主室,左右耳室各一)土洞式结构,四壁立护墙板,墓内有朽棺木,为土葬。陵城神墙四面居中有门阙,神墙四角有角台。陵塔位于墓室的正后方,墓道的入口设置在献殿内部,为中原地区陵墓所未见,反映了西夏贵族特殊的葬俗。

 

http://s9/mw690/0024e51Ozy6T0bTgocM88&690

4、阙台
位于陵园南端入口处,于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东西相距20米,由黄土筑成。阙台正方形,边长8米,高7米,上部内收,顶部有一园形台基,上建喇嘛式佛塔。(现只存土建部分)。
 

http://s16/mw690/0024e51Ozy6T0bf0DSLef&6905、碑亭

位于阙台北34米处,东西对称。碑亭圆形,置放用西夏文、汉文刻制的陵墓主人碑铭。亭下一字排列四座石碑,由四尊石雕力士驮撑。台基呈圆角方形,四壁呈三级台阶式。台基边长21.5米,顶边长15.5米。

(现只存亭基和台阶)

 

http://s7/mw690/0024e51Ozy6T0c3iL3M46&6906、月城
是陵园陵城前面的小城,因形似月牙,故名。月城东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墙基宽约2米,高0.7米,北与陵城南墙相贴。月城南墙正中有门,神道两侧有文官武将侍立的石像生。(现只存墙基和少量墙体)


http://s5/mw690/0024e51Ozy6T3b7fPr634&690

7、陵城
 

http://s9/mw690/0024e51Ozy6T0bQ8SCs48&690

8、陵城
陵城,俗称“神墙”,呈南北长方形,南北距180米,东西距160米,墙基宽3米,用黄土分段夯筑,墙基如须弥座状,故又称“须弥座式神墙”。陵城四周城墙正中辟门为门阙,宽约12米,每个门阙由三个圆锥形夯土基座组成,曾建有门楼。(只存墙基和部分神墙)
 

9、南门
是陵城正门,在东西南北4座城门中等级最高,5开间两进深过门楼堂,两侧门阙各由两座高台式塔形建筑

组成。(现只存城门基础和部分夯土墙)

 

http://s12/mw690/0024e51Ozy6T0bX4Vjd3b&690

10、献殿

位于南门以北约25米偏西处,是用于祭祀的建筑。在直径20米、高0.7米的八角形的台基上,

建正方形9间开敞式殿堂,南北两侧是斜坡式踏步。(现只存殿基)

 

http://s14/mw690/0024e51Ozy6T2nmumRfcd&690

11、墓道表面封土

献殿与陵台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隆起的、形似鱼脊的砂石梁,是墓道封土的地面突起,

下方即进入墓室的通道。墓道呈阶梯形,长46米,斜坡24度,前窄后宽。

 http://s15/mw690/0024e51Ozy6T0bjDarAee&690

12、 墓道、墓室和陵台纵剖示意图

 

http://s4/mw690/0024e51Ozy6T0bi1SiD93&690

13、北门
是陵城后门,由门道和两侧门阙组成。门道铺设在长方形台基上,原建有三开间两进深过堂式门楼,

门阙与南门相同。(现只存墙基和高大的夯土墙)

 

http://s1/mw690/0024e51Ozy6T0bqNa9Oc0&690

14、角阙

是陵城四角建筑,南面两角阙各由5座高台式塔形建筑组成;北面两角阙各由7座高台式塔形建筑组成。

(现只存高大墙体)
 

http://s9/mw690/0024e51Ozy6T0bZIHFK58&690

15

 

http://s1/mw690/0024e51Ozy6T0btT2PSd0&69016、陵台

是陵园主体建筑,原为圆形密檐塔,黄土夯筑,用砖包砌并附有出檐,其外木构建筑支撑,形成八面七级浮图,为夯土实心砖木混合密檐式结构,偏离中轴线矗立,基础直径36米,现存高度24米。塔式陵台反映了西夏笃信佛教的宗教信仰;偏离中轴线矗立,在中国建筑史上无前例,是党项族的创造。

 

http://s1/mw690/0024e51Ozy6T0bBaqfm40&690

 17、陵台


http://s14/mw690/0024e51Ozy6T0bxrCEJcd&690

18、陵台

 

http://s16/mw690/0024e51Ozy6T52YvSyz7f&690

19


经历189年的西夏王朝灭亡了,党项族也从此消失。只有贺兰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筑陵塔,

仍然默默矗立在风雨之中,展示着神秘王朝的昔日辉煌。

(根据景区景点说明和网上资料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