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内蒙古博物院:清代、近现代展品

标签:
远行客清代文物近现代生产生活用品 |
http://s5/mw690/0024e51Ozy6SQpHOMPa24&690
[一个人的旅行--上海江苏山东山西内蒙古宁夏 2013.3.30--5.16
内蒙古博物院主要有“内蒙古生物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近现代文物陈列”和“内蒙古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四部分内容,分别展示了内蒙古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戈壁的变迁;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党项、蒙古等八个民族的历史;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人民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1、明
2、
扎萨克是清代蒙古族旗长的称谓。达理扎雅(1904--1968),蒙古族,原阿拉善旗王爷,曾任国民党宁夏省政府委员、阿拉善旗区防司令,1949年11月率部起义,后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等职。
3、清
法王一是佛教对佛的尊称,后也引申为对菩萨、明王、阎王等的尊称;二是对西藏、蒙古、日本等地某些僧侣的尊称;三是元、明、清三朝,朝廷授与藏传佛教地区宗教领袖的封号;四是汉语中佛教徒对于转世喇嘛的称谓。
驼骨佩饰是将骆
5、清
东布壶形制源于元代中亚的多穆壶而得名,具有结实耐用,便于游牧携带的特点,一直在蒙藏地区沿用,
为蒙古民族喜用的盛奶茶及酒的器皿。
6、清
7、清
蒙古象棋的棋盘是由颜色深浅交替排列的64个正方形组成,与国际象棋的的棋盘相同,形式、走法、规则也接近国际象棋。棋子分白黑两种,共32个,双方各有一王、一帅、双车、双象、双马和8个小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骆驼,把兵刻成猎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游牧活的气氛和特色。
http://s10/bmiddle/0024e51Ozy6SQpfDEwh09&690
9、清
http://s13/mw690/0024e51Ozy6SQpKv7mA5c&690
甘珠尔经藏文意是佛所说的话,即佛陀释迦牟尼教敕的译本,或教法总集。
嘎巴拉碗又名“托巴”,是用人的头盖骨、水晶、黄金做成的一种骷髅碗,又称“人头器”,是“修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
12、现代 接羔带
幼畜哺乳器
http://s3/mw690/0024e51Ozy6SQpN6afEb2&690
驯鹿纹背板是鄂温克族猎民背驮物品时起保护作用的衬垫,呈上窄下宽的条形,顶部尖状为套索处,两侧对称的系带用以捆绑物品。其上刻神态各异的鹿纹,还有一只伸颈野鸭及两只松鼠,形象逼真生动。
诺尔布牌,只查到近代有位王爷叫贡桑诺尔布,世袭札萨克多罗都棱郡王兼卓索图盟盟长,27岁袭喀喇沁王位。是不是他发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诺尔布牌”?
14、近代
15、近代
16、近代
“曼达”意为“坛城”,是藏密的供器之一,即以世间一切珍贵,包括日月四大洲,结成坛城,用以供养诸佛。精致的曼达盘,则将各种供品形象化,铸成器物,置于盘上;也可用宝石作为代替。
18、近代
布鲁,蒙古语原为投掷的意思,后来成为一种狩猎工具的专用名词。布鲁形似一把短柄镰刀,用时手持“刀把”,投掷出去,旋转前进,命中目标,有的端部包有铅头或箍以铜、铁环,能打较大的野兽。近代,布鲁也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活动,有一块长方形的平坦场地上,在30米处立3根圆木杆,投掷就可以进行了。
22、现代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是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多神教。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民族均信奉萨满教。“萨满”满·通古斯语意为“兴奋狂舞之人”。信奉萨满教者认为,萨满具有超自然的神力,是沟通人间和神灵世界的使者,其职能主要是维护、保佑本氏族的安全和兴旺。萨满通过跳神活动达到的激动、昏迷形态,似乎产生超自然的神力,同各种神灵直接交往,为患者驱邪治病;为求者占卜预见未来;祭神祈求生产获得丰收,为本氏族消除灾祸等。
23、现代
狩猎时用于摹仿猎物发声吸引猎物的号角。
26、现代
27、现代
手闷是一种皮、棉手套,只有两个指头,大拇指单独一个指套空间,其他的四个手指一个空间。
http://s15/mw690/0024e51Ozy6SQqsA15Qce&690
29、现代 哈尼卡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小女孩喜爱的剪纸玩具纸偶,由人物头形和圆锥形的人体组合而成,几厘米到20多厘米高,可以站立。制作"哈尼卡"时,先用一张白纸对折剪出对称的各种人物头形,用浆糊将头形贴在一根小细棍上。其身体部分是用各色彩纸做的圆锥形,把贴有头形的小细棍插进圆锥形身体的上部,再根据男女老幼不同的"哈尼卡",配上各种彩纸剪制出的衣袍鞋帽,贴各色装饰花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