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青铜器(夏商)

(2013-08-17 20:13:05)
标签:

上海博物馆

馆藏文物精品

夏代商代青铜器

远行客

旅游

http://s11/mw690/70ef3d14gx6BQoyvlKg30&690

 兽面纹斝    商代

 

[一个人的旅行--上海 江苏 山东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2013.3.30--5.16 ] 乌鲁木齐--上海市--江苏常熟市--淮安市--山东临沂市--邹城市--陕西华阴市--山西芮城县--运城市--永济市--临汾市--平遥县--祁县--太原市--五台山--浑源县悬空寺--大同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宁夏银川市--中卫市--乌鲁木齐

 

   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http://s11/bmiddle/70ef3d14gx6BQaWTMAqba&690

  1、管流爵   夏代

 

爵(jue)是饮酒器或温酒器,是最早的青铜酒器和青铜礼器之一,流行于夏代晚期至西周中期。爵口部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pan 把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这件爵形体痩长,口部无双柱,束腰平底,裙边有一排圆孔,三足细高直立,从图片看鋬似残缺,

与一般夏爵不同的是腰部多了一个管形流。这可能是爵在早期初创时的造型。

 

 

http://s9/mw690/70ef3d14gx6BQn30ddN5b&690

 2、连珠纹斝   夏代

 

斝(jia)是盛酒或温酒器,也被用作礼器,形状象爵,有三足、两柱、一鋬,圆口呈喇叭形。


 

http://s8/bmiddle/70ef3d14gx6BQbwlVYz07&690

3、戈父丁簋   商代

 
簋(gui)为盛食器,圆口、双耳,商代出现,延续到战国。造型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
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
 


http://s6/bmiddle/70ef3d14gx6BQmUsxHD75&690

4、兽面纹觚 

觚(gu)是一种饮酒器,也用作礼器。形状是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喇叭状,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http://s2/bmiddle/70ef3d14gx6BQb7V7tD11&690
5、龙纹扁足鼎  商代

 

鼎是烹煮器,一般三足两耳,有方、圆两种,是祭祀、宴享等重大活动中使用的礼器,

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http://s10/bmiddle/70ef3d14gx6BQbilXbH59&6906、?父乙觥  商代

 

觥(gong)是盛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觥多做成龙、虎、牛羊等兽形。

这件觥造型优美,盖作成兽头形,满身精美纹饰,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物。

可惜名称的第一字在字典中查不出,叫不出全称。


http://s16/bmiddle/70ef3d14gx6BQblVsm36f&690 7、父乙盂   商代


 盂是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一般是侈口、深腹、圈足,有兽首耳或附耳。这件盂无耳,饰有饕餮纹。


http://s1/mw690/70ef3d14gx6BQoNSJMw54&690

 8、兽面纹方彝   商代

 

 彝(yi)是商代晚期出现的盛酒器,多为长方体,纵长横短,带四阿屋顶(四面坡)形盖,

顶中立四坡式钮,方腹方足,多为直壁到底,方圈足,足四边正中有缺口。

多数方彝自顶至足出四或八条扉棱

 

 

http://s15/mw690/70ef3d14gx6BQaUcmNoae&690

9、各种戈   商代(五件)  西周(右下一件)

 

戈是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的主要兵器,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

安绑于木杆上使用,可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

 

 

http://s16/mw690/70ef3d14gx6BQnHeNcTc3&690


10、戊菔卣   商代

 
卣(you)是盛酒器,器形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主要盛行于商
商代多椭圆形或方形卣,西周多圆形卣。西周卣承商代形制而有所变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兽形卣。
 
 

11、小子省壶   商代


壶是盛酒容器,又是酒器中的大类,因而形状多样,变化繁复。总体说可分为圆壶、方壶和扁壶。

商代的圆壶多带盖,颈较长,有提梁。

 

商晚期的小子省壶圆形、直口、束颈、鼓腹、圈足,提梁作紐索状。盖、颈、圈足均饰鸟纹,

器内铭文22字,为商铭中之较长者。


 

http://s8/mw690/70ef3d14gx6BQ9427FZd7&690

12、亚?方罍   商代

 
罍(lei)是盛酒器或盛水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
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方、圆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名称第二字为难认古字,查不到。
http://s16/mw690/70ef3d14gx6BQ96LrWvdf&690

13、亚酗铙   商代

 
铙(nao)又称为钲和执钟,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最初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
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铙形如钟倒置,但铙体横宽,大口,口沿呈马蹄状凹弧,
底有一个中空圆形短柄,与体腔相通,柄中可置木把。

 
http://s8/mw690/70ef3d14gx6BQ9ffSKzf7&690

14、兽面纹罍  商代

 

http://s3/mw690/70ef3d14gx6BQop6sOQa0&690

15、兽面纹甗   商代


甗(yan)是炊蒸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似锅,称甑(zeng),用以盛物,下部为鬲(li),用于盛水,

中间有箅(bi)以通蒸汽。商甗多为甑鬲合铸,连为一体,甑上多立耳,甑体较深。

 

 

http://s1/mw690/70ef3d14gx6BQ9nWw8g80&690

 16、四羊首瓿    商代

瓿(bù)为盛酒器和盛水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但较尊矮小,

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

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http://s13/mw690/70ef3d14gx6BQorcNnN57&690


17、兽面纹壶   商代

 

http://s16/mw690/70ef3d14gx6BQouF9fkf2&690

18、兽面纹斝    商代

http://s9/mw690/70ef3d14gx6BQowwOou36&690

 19、兽面纹斝    商代
 

http://s1/mw690/70ef3d14gx6BQ9TkVeo90&690

20、兽面纹盉   商代

盉(he)是盛水以调节酒浓度的容器,也作为温酒器,基本形状为有流、鋬,三足或四足,带盖。
 


http://s8/mw690/70ef3d14gx6BQoLgpGn97&690

21、矛   商代

 
矛是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长柄,有刃,始于周代或周代以前。



 

http://s10/mw690/70ef3d14gx6BQal7Luh69&690


22、牛首兽面纹尊   商代

 

尊是一种盛酒器,形体一般较大,从外形看可分为大口有肩尊,大口筒形尊和动物形尊。


 

http://s4/mw690/70ef3d14gx6BQapqrGHc3&690

24、兽面纹瓿   商代

http://s5/mw690/70ef3d14gx6BVnJm8jWf4&690兽面纹鬲   商代

 

鬲(li)是炊器,最早见于商代早期,形状是圆形、大口、袋腹、立耳、短锥足,一足与一耳成直线。

 

(说明文字摘编自古董鉴赏书籍和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