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游历·旅行日记 ]
[ 2008年·春:闽·赣·浙·苏
]
新疆乌鲁木齐市--福建 厦门市--泉州市--福州市--武夷山--江西鹰潭市--三清山--浙江常山市--金华市--缙云市--温州
江心屿--楠溪江--雁荡山--天台县--绍兴市--杭州西湖--上海市--江苏
苏州市--无锡市--上海市--乌鲁木齐市。
http://s7/middle/70ef3d14xb7d0b39de4f6&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4月19日
多云 游“天师府”
瞻识道教诸神和历代天师
游祖天师炼丹处“正一观”景区
流连于“金枪峰”边
上午,乘车到上清镇游览“天师府”。车穿过上清镇的主要街道,停在终点“大上清宫”门口。大上清宫是近几年重建的,我不准备参观。走回镇子中心,找到天师府。据介绍,汉朝末年,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九世孙张陵创“五斗米道”,自称“天师”,故又称“天师道”。第4代天师张盛由汉中迁居龙虎山,延续1900年至今,是道教“正一派”祖庭。该道派自宋以来受到朝廷的封赐,元世祖忽必烈曾封第36代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后世代相传,至63代。63代天师张恩溥,1949年去了台湾,1969年病故。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的居所,明洪武年始建于今址,现除部分为清代建筑外,大都是现代重建。
天师府坐北朝南,门临泸溪河。府门华美威严,门上立“嗣汉天师府”金字直匾。门柱楹联写着“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传为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所书。上联指天师先祖张良,是出入汉朝麒麟殿的重臣,功成后随大仙赤松子学道成了神仙;下联意为天师曾被朝廷封为一品官,与宰相同列。进门后迎面的“仪门”,是一座带顶的白色石牌坊,工人们正在施工,已接近完成。
http://s10/middle/70ef3d14xb7d0adb69b89&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1、大上清宫
http://s5/middle/70ef3d14xb7d0ba51a634&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2、上清镇天师府前的泸溪河
http://s7/middle/70ef3d14xb7d0b39de4f6&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3、天师府大门
http://s6/middle/70ef3d14xb7d0aed19e75&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4、天师府大门门额上的“嗣汉天师府”金字直匾。
进仪门东侧的“玄坛殿”,“财神殿”内供财神赵公明。“救苦殿”供救苦天尊(掌管阴曹地府,拯救堕入地狱之人)、吕祖吕洞宾(八仙之一)、黄大仙(晋代金华人,名黄初平,有“叱石成羊”的仙术,喜救人苦难,香港、金华一代信众较多)。“文昌殿”供文昌帝君(主文运)、葛仙翁(东晋著名道士葛洪,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许真人(晋朝人许逊,曾任旌阳县令,修道有术,曾斩蛟除害)。
仪门西侧有“法箓局”,供奉的都是女神,其中“斗姆殿”供斗姆元君(北斗众星之母)、西王母、后土(大地之母,主宰大地山川)。“慈航殿”供慈航道人(即观音大士,佛、道皆供奉,能普度众生)、何仙姑(广东增城人,八仙之一)、送子娘娘(即泰山神碧霞元君)。“玄姆殿”供九天玄女(扶持英雄、赐福赐子)、妈祖、魏夫人(晋代道士,济宁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
再往前走是“二门”,门上的楹联是“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门边布列着18般兵器。二门有3个门洞6扇特大的门,门上画着唐代武将秦叔宝、尉迟恭等3对门神像。过了二门是一个大院,院中心是天师府的主建筑“玉皇殿”。玉皇殿为重檐歇山式,绿瓦红柱,雕梁画栋,高大巍峨。门额有“道教祖庭”红匾,内供一尊高约10米的玉皇大帝像,侧侍金童、玉女,邓、辛、张、陶等20天君列立两厢。门外两侧矗立着雕龙华表石柱,门下有雕龙石阶。石阶下有一口井,叫“圣泉井”,传说为南宋著名道人白玉蟾所凿,是天师府饮用、炼丹用水水源。井口木盖上有小木桶,可付费汲水品饮。院内古木参天,环境清幽。粗大的樟树上有鸟筑巢,白体黑颈,似是一种鹭鸟。
http://s2/middle/70ef3d14xb7d0b6016bb1&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5、天师府·玉皇殿
http://s11/middle/70ef3d14xb7d0b13c54da&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6、玉皇殿·“道教祖庭”匾
http://s15/bmiddle/70ef3d14xb7d0b4b03bbe&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7、玉皇殿前的灵泉井
http://s16/middle/70ef3d14xb7d0b265dccf&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8、天师府·院景·古树
玉皇殿后有一组建筑,原为历代天师及家人起居之所。看去比较古旧,是清代所建。门上有“相国仙府”4字,门边对联写着“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进门后的前厅是“天师殿”,供奉祖天师张陵,两侧有对联曰“有仪可象焉,管叫妖魔丧胆;无门不入也,谁知道法通天”。梁上“道契崆峒”金字横匾,是袁世凯于民国3年赐62代天师的。意为所行之道契合大仙广成子在甘肃崆峒山为黄帝所讲治身之道。祀台上的祖天师竖眉大眼,须髯如戟,仗剑危坐,一副驱妖降魔大神的形象。侍立两侧的是他的高徒王长和赵升,第30代天师张继先和第43代天师张宇初配祀。这两位天师是历代天师中有卓著贡献者,其中张继先有《虚靖真君语录》传世;张宇初是道教典籍《道藏》的总主编。再往前进入一个四合院,是天师及家人生活起居之处。楼宇高耸,彩墙画壁,一派侯门气象。正中是“敕书阁”,是收藏皇帝诏书和朝廷文件的地方。
http://s8/middle/70ef3d14xb7d0b028a737&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9、天师殿
http://s6/middle/70ef3d14xb7d0b70f09b5&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10、天师殿袁世凯书赐“道契崆峒”金字横匾
http://s2/bmiddle/70ef3d14xb7d0b82259b1&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11、天师府院内盛开的棕榈花
天师殿建筑群西侧的院落叫“万法宗坛”,居中的“三清殿”供奉着道教的3位最高神灵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两边有四御,是三清的扶佐者,分别是玉皇大帝、紫微大帝、南极大帝和后土皇地祗即后土;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另外还有祖天师张道陵和第30代第43代天师塑像。两侧分别是“灵官殿”,供道教护法神王善王灵官,灵官红面长须,手执钢鞭;“财神殿”,供财神赵公明,赵公明黑面长须,骑虎执鞭。出天师府大院东便门,是“天师家庙”,大殿中塑历代63尊天师像,大小与真人无二。府内还有“真武殿”,供真武大帝;“雷神殿”,供雷公,但忘记了在什么方位。
天师府供奉的道教神灵应该是最全的,也是最权威的,为了以后参观道观、认知诸神提供方便,查找了一些书籍资料,作了较详细的记录。
http://s14/middle/70ef3d14xb7d0bb65f81d&690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TITLE="【鹰潭】 道教名山龙虎山 之 天师府" />
12、天师家庙
据说天师府内有一口9999斤重的元代铜钟,还有一座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书写的1600多字的“仁靖真人碑”。可能是我粗心,竟没有看到。还有一种可能,大上清宫新建成,会不会移到那儿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