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2018-06-30 20:13:02)
标签:

教育

文化

育儿

分类: 亲子公开课

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今天简老师为你解读的书是《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副标题是中国儿童英语习得全路线图

在当前高度国际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越发重视英语学习。英语学习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了。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里,有些父母为了能让孩子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孩子中文还没说利索呢,就被父母送去上外教课了。但是,这对孩子的英语学习真的有帮助吗?孩子到底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呢?

本书的作者盖兆泉,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她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她发挥自己的英语专业特长,在外研社开展了二语习得与分级阅读系列育儿讲座,得到了众多同行和家长们的肯定。她的儿子壮壮,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语之星,获得了很多英语比赛的奖项。

这本书于20151月出版,目前已经加印过9次。它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在纷繁杂芜的英语学习乱象中,找到更科学、有效、专业的英语教育方法。

好了,话不多说,下面就请跟随我,一起去探讨,如何规划孩子的英语学习之路吧!

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提炼成两个问题来讲解。第一,什么是最好的儿童英语学习方法?第二,父母应该如何规划孩子的英语学习?

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最好的儿童英语学习方法?

一提到学习英语啊,摆在中国孩子面前的,无非两条道路:

外语学得之路和二语习得之路。

我们说说外语学得之路,也是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

学得,就是有意识地学习和研究一种语言。8090后啊,大多也还是走的英语学得之路。一般是在上了小学、甚至中学之后,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孩子都把英语学习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应试教育所要求的背单词、做阅读、练语法上面。而缺少听、说的练习,结果就学成了哑巴英语。即使学生时代英语成绩很好的人,毕了业,一旦缺乏锻炼,英语就都还给老师了

另一条路是二语习得之路。那什么是二语习得呢?

二语,这是学术界的专业名词,指除了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比如,对于中国孩子来说,英语就是第二语言。习得,是指通过大量的接触与运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掌握一种语言。比如我们中国孩子会说中国话就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通俗点讲,二语习得其实就是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学习外语。

你可以回想一下,只要一个孩子身处语言环境中,不用刻意学习,也无需正规教导,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学会母语。无论你今后的学习成绩如何,成就如何,人们都可以自如地运用母语。而且每个人母语的水平都大致相当,没有质的区别。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家长都计划将来让孩子出国留学,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设定了双语儿童的目标。要想让孩子的中文和英文齐头并进,你还就得让孩子从小走二语习得的道路。

不同的英语学习方法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比如说,同样是在国内学了5年的英语,运用不同学习方法的孩子,英语水平也不同。书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个案例。

豆豆是一个在北京土生土长的8岁男孩。3岁起跟着外教学习英语。豆豆的家长并不精通英语,但他们为豆豆提供了海量的英文原版视听材料。豆豆从小沉浸在这种英语小环境里。有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即使豆豆没有专门去背单词、做习题,在8岁时,他的英语水平也达到了美国8年级的要求,几乎超越了美国的同龄孩子。

而龙龙,一个家住某省会城市的13岁男孩。他在8岁,也就是小学3年级时开始学习英语,父母也一直给他报课外班。除了学校的英语课之外,每周也就仅仅是在课外班上学学《新概念英语》,背背单词,练练阅读、写作之类的。龙龙平时还要忙着应付小升初考试,根本没工夫在生活中听英语,看英文书。所以,说起来龙龙也学了5年的英语,但是却看不懂英语原版动画片,与外国人交流起来,也是磕磕巴巴。

由此看来,习得才是最适合儿童的英语学习方法。但要注意,在习得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的顺序不颠倒。就像我们当初学习母语一样,也是先从听开始,再学会说和读,最后才学习写作的。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英语习得最有效呢?这也是很多父母迫切关心的问题。其实,关于孩子几岁开始学英语最好,众说纷纭。盖兆泉从自身的理论研究和育儿实践出发,认为3岁,是孩子英语启蒙的理想时间。为什么是3岁呢?

因为3岁之前主要是发展母语,父母得先让孩子把中文说利索了。孩子学习母语,主要是靠家人在生活中跟孩子说英语。如果想在3岁前就让孩子进行双语学习,对父母的英文水平要求很高。所以,3岁前让孩子系统学英语是不太现实的。搞不好,还会影响孩子中文的学习。

另外,3—4岁进行英语启蒙,孩子不会排斥英语。比如,五六岁的孩子可能会排斥图多字少的读物,因为他们的汉语能力已经很强,可以听明白《西游记》《三国演义》这样的长篇故事了。这时候,父母再拿英语分级读物给孩子看,孩子会觉得这种启蒙读物幼稚又无趣。这样一来,便影响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所以,作者认为,3岁才是孩子英语启蒙的最佳时期。

可以说,二语习得理论能够让父母,从根本上树立对孩子英语学习的科学认知,避免进入儿童英语学习的误区。

 

在理解了什么是二语习得之后,父母们对如何开展孩子的英语启蒙,就有了基本的理论指导。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根据这一理论,规划孩子的英语学习之路呢?这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盖兆泉根据二语习得的理论,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对100个孩子的英语学习样本,展开了持续地关注、研究和总结,并规划了一个中国儿童英语习得的10年学习路线图。从孩子3岁开始,坚持学10年,到孩子12岁,正好是他们小升初的时间,是最佳的功夫十年。

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看,这十年路线图究竟是怎样规划的?在这个路线中,家长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3—5岁:是孩子英语的启蒙阶段,家长重点要训练孩子的听力,还要孩子学会简单的日常用语。

有些家长从孩子1岁起,就循环播放英语给小宝宝听,美其名曰为磨耳朵。但这其实非常违背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

可理解性输入原则又叫“i+1”原则。“i”就是孩子现有的水平,“+1”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上一点点的新知识、新材料,这样孩子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水平。

1岁的孩子不具备任何词汇基础,反复听自己听不懂的英语,只能说是徒劳无功的低效折磨对他们学习英语没有多大好处。

而有效的听力输入,一定是建立在孩子能听懂大部分内容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根据语境,推理出小部分听不懂的内容,才能轻松地陶醉于故事情节中,并且不断吸收新的词汇与句式。

听力训练,讲究的是语言环境。那是在家里学习效果好,还是在兴趣班效果好呢?

作者认为,在启蒙阶段,家长不要将希望寄托在早教班上,而是要将80%以上的英语习得时间放在家里。如果家里没有一定的英语环境,指望每周一两次的课外培训,就创造出英语学习的奇迹,那真是天方夜谭。只有当孩子已经通过家庭式习得,至少能听懂一两千个单词了,父母才该考虑让孩子进行有规划的、全面系统的英语学习。

有的家长认为,一两千个单词,好多啊,孩子那么小,能学会嘛?不要小看习得的力量。其实只要从小在家,每天坚持给孩子读读英文图画书、看看英文动画片、听听英文故事、歌曲,孩子就能听懂1000个比较简单的单词了。

比如说,父母可以让孩子每天看1530分钟的英语动画片。例如现在很流行的《Peppa Pig》粉红猪小妹系列。或者放半小时的英语歌曲,比如迪士尼最受欢迎的儿歌。孩子们都会很喜欢。

在这个打基础的启蒙阶段,父母的责任重大。一定要让孩子多听英语,让孩子基本听懂简单的生活用语、指令,会简单的日常对话。那有没有可供父母参考的启蒙小诀窍呢?作者根据自己的育儿经验,总结出了很多极具操作性的小办法

诀窍一,在交际场景中互动教学,是首选的方式。英语发音比较标准的父母,可以尝试在生活中多和孩子说一些日常用语。比如可以在孩子穿袜子的时候告诉孩子:宝宝,这是socks;在吃水果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是apple

诀窍二,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英语游戏。比如I spy with my little eye,中文叫做我的眼睛是间谍这个猜谜游戏。父母可以用英语形容房间内的一个物品,孩子根据父母的描述,猜猜看是什么物品。

比如,床上有一个粉红色的枕头,妈妈就可以说:I spy with my little eye, something that is pink! 然后让孩子找周围粉色的东西。如果孩子能正确指出粉色的枕头,这时家长就要总结一下:Yes! The pillow is pink! 这样一来,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很多日常用词。

诀窍三,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阅读英语读物。

虽然,我们正处文化资源丰富的年代,但说到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家长们还是很头疼。很多家长都恨不得把销量高、口碑好的英语读物,一股脑地都搬回家给孩子读。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的大费周章。

关于读物,作者指出,没有什么最经典的读物,只有最受孩子欢迎的读物。如果非要选择,父母应当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他们爱读、爱听,并且符合孩子英语发展水平的读物。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乐趣。

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购买各种英文原版绘本。这些绘本很适合3—6岁英语国家孩子的亲子阅读。

但是,这类绘本却并不适合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因为绘本的用词随意性很强,低频词汇,也就是不常用的词汇很多。中国孩子甚至孩子的父母,都不具备领会这些词汇的水平。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最好还是使用高质量的分级读物,英文叫作leveled reader。比如《芝麻街》《典范英语》《牛津阅读树》等。此类读物的难度,一般呈螺旋式上升趋势。从每页一两个单词,到每页一两句话,再到一段话,一本一本地逐步提高难度。

总之,在启蒙这个阶段,父母不要太心急,不要急着让孩子像成人学英语那样去背单词、学教材。始终记住培养和保护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才是第一位的。

 

等孩子到了6岁,就进入了英语扫盲阶段。在这个阶段,听和说依然是英语习得的重点,并开始初步进入读和写的环节。

一直坚持在英语语言环境中熏陶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基本上能听懂大部分生活用语和简单的英语故事了。但是对字母和单词还很陌生,也就是听懂、会说、看不懂、不会写。所以扫盲,其实就是把听力词汇量转化成阅读词汇量。

所以,如果孩子这时能听懂一两千的单词,父母就可以给孩子报一个自然拼读班,正式学习字母和单词了。学习这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积累词汇量,更多的是要为孩子接下来自主阅读,做好准备。

咱们刚才提到自然拼读很多父母还是有些陌生啊。在这里,我就给你简单介绍一下这种单词学习法。自然拼读法是现在很多幼儿英语启蒙机构运用的单词教授方法。其实啊,自然拼读是一种解码技能。

举个例子:英文单词desk,桌子。一个英语国家的孩子看到d,e,s,k这四个字母后,会很自然地解码,发出/d/-/e/-/s/-/k/的读音,然后恍然大悟:哦,是桌子呀!孩子通过解码,把看到的文字读出来,同记忆里已有的音对号入座,便明白单词的意思了。这样记单词又快,又不容易遗忘。

相反,如果孩子的大脑里还没有desk这个单词的储备,即使反复教他读,孩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事实上,用自然拼读法,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孩子已经有足够大的听力词汇量,也就是能听懂很多单词了。否则,就是徒劳。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一再强调,要在英语启蒙阶段,多让孩子听。

而且,需要特别提醒父母的是,自然拼读只能解决70%-80%的英语单词,而另一部分发音不规则的单词,只能靠音标法才能准确读出来。所以,特别是听力词汇量有限的孩子,还是要老老实实学习音标。

自然拼读法和音标法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找对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盖兆泉也给父母推荐了很多练习自然拼读法的教材,比如《Hooked on Phonics》《Phonics Kids》;也有很多自然拼读的分级读物,比如《丽声拼读故事会》等。

在学习自然拼读法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练习跟读,就是让孩子跟着录音一句一句地模仿,顺便纠正语音语调。有的家长在孩子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就让孩子跟读。其实在学习英语的初期,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孩子学英语有沉默期,直到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之后,才会开口说。所以,在孩子学英语的初期,还是以听为主。

在孩子扫盲阶段,父母仍然是重要的引导者。要坚持高度参与到孩子英语学习的活动中去。在家中,依然要督促孩子频繁听、大声读,引导孩子逐渐走上自主阅读的道路。

7—9岁,就到了孩子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如果说3—6岁是孩子习得的阶段,作者建议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逐步加大学得的比例。学得的目标就是,孩子阅读、拼写、语法、写作等各项技能,都要在这一阶段全面发展。经过3—6岁一步一个脚印的英语学习积累,孩子在这一时期的英语进步就会相当明显。

不过,父母可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上了学、报了班,就万事大吉了,自己就可以彻底解放了!父母的任务是持续性的。7—9岁,孩子在学校和培训班的学得,和在家庭里习得需要齐头并进。

那么,在这个重要的转折阶段,父母可以为孩子的英语学习做些什么呢?

学得方面,除了在学校的学习之外,父母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慎重地为孩子选优质的英语培训班、选靠谱的老师。因为优质的英文课外班,确实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专业化的、输入与输出并进的语言环境。

那么,在面对市场上各式各样的宣传推荐时,父母们到底该如何选择优质、靠谱的英语培训班呢?

首先,在中教和外教的PK中,作者更倾向于优秀的外教老师。因为他们一般都具备语音纯正、肢体语言丰富的特点,课堂氛围也更活泼生动。那么,是不是只要这个培训班里,有一两名发音标准的外国友人就行了呢?

当然不是哦。父母们还需要谨慎地评估一下外教的教学水平。比如,很多教育机构为了博眼球,吸引学生和家长,在一节课上会不断地设计各种游戏,甚至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这样的外教其实是不称职的。

在选好老师和班级后,也要记得选同学。这倒不是说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学生水平最高的培训班去,而是,要尽量将孩子送到班级同学水平比较接近的课外班。这样既不会耽误孩子的英文学习进度,也能激发和保护孩子学英语的热情。

总之,父母即使再忙也不能偷懒马虎,一定要亲自去听一听培训机构的英语示范课、公开课,以免因为误判带来家庭经济的损失,耽误孩子的学习。

好了,选择了系统学习的课外班后,孩子英语学习在学得方面就有了保障。与此同时,父母要注意在孩子英语学习的习得方面,仍然不可松懈。家长要继续做孩子广泛阅读和视听的资源提供者。

这时的英语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精读指向学得,泛读指向习得。以孩子的整个阅读量来计算,孩子在课堂上的精读占阅读总量的20%,在课外的泛读占阅读总量的80%

父母主要负责孩子的泛读时间。要鼓励孩子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不知不觉中习得词汇、句型和语法。泛读材料要有趣、容易理解,一般每页不能超过5个生词,而且生词是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意思猜出来的,不用特地去查字典。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扩大词汇量。

作者指出,美国孩子扩大词汇量的主要方法,就是从小到大都要在家读故事。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从故事中学单词,而不是靠死记硬背。经常给孩子讲故事的美国家庭,5岁孩子的词汇量就大概能达到5000个。这种通过阅读所掌握的单词,相对而言是不容易遗忘的。

其实,在这一阶段,随着孩子认知和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阅读材料可以不局限在故事类了。自然科学类、社科类的分级读物都可以做泛读材料。比如《牛津阅读树》《机灵狗故事乐园》《杰克和吉尔的阅读系列》,等等。

父母们要帮孩子将各类读物排列整理好,并且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好进度。

总之,和前面的启蒙和扫盲阶段一样。父母在家里创设的英语环境,仍然还是孩子英语习得最重要的办法。家长仍然需要通过看动画片、听故事、读原版书这三种方式来帮助孩子进入英语语境,习得大量词汇,为接下来接触更为广泛、高难度的听、看、读材料做好充分准备。

到了10—12岁,孩子进入了小学高年级,英文学习也进入了提高阶段,

父母们要继续学得习得两手抓。

这个阶段,孩子既要不断提高英语沟通能力,也要进一步扩大英语阅读和听力的深度和广度,接触各个类型的英语资源,比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等。也就是说,要逐步将英语学习,从单纯的语言学习,过渡到将英语作为工具运用上。

在孩子十年学习路线的最后这一个阶段,父母应该怎样站好这一班岗呢?尤其在这个阶段,孩子还面临升学压力,父母们要成为孩子的减压器和助力器。

从习得方面来说,父母要继续为孩子提供更高难度的电影、教学片、儿童文学、科普和人文社科书籍。这些原汁原味的优质语言的输入,能帮助孩子了解西方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科技各个领域。

比如孩子10岁时,可以读一些篇幅较长、以情节发展为书写脉络的书,比如《驯龙高手》《超时空少年》《魔柜小奇兵》,等等。到了十一二岁,就可以给他们看例如《阿特米斯奇幻历险》《霍比特人》《魔戒》《饥饿游戏》。

在这一阶段,只要保证每年至少听、读50本,无论是应付高中阶段的学习,还是出国留学,孩子的英语水平一般都不会成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了。

实际上,在探索完孩子的十年英语学习路线图后,我们会发现,在这漫漫十年道路上,父母们始终要记住的是,抓住孩子的听和读。尤其是在3—6岁,孩子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一定要以听力为主;而在7—12岁的提高阶段,听和读两条线需并行,并且始终保证这条线高于这条线。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更好地习得英语。

除此之外,家长也不能将所听到的知识一股脑照搬到自己孩子身上。而是要灵活取舍,根据自己孩子与家庭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办法。

【关注公众号“简老师亲子公开课”,获取更多育儿心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