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旅游骑行西藏游记 |
http://s11/mw690/0024dLnogy6XtQFn1uW9a&690
2014/09/20/马尼干戈镇到雀儿山
马尼干戈有一家很有名的客栈,这在我写完昨日的游记后一个朋友与我聊起这个小镇,如果说这个风情小镇就像是西部的牛仔部落,那这个客栈的名字也起的是恰到好处。
http://s7/mw690/0024dLnogy6XtQKVbro26&690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
客栈的名字叫风陵渡,大概是取自于此。
各种原因,当初我没入住,听说这个客栈现在已经关门大吉了,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好不好已然不重要,只是觉得这个名字特别适合这里的风格。
就像这样的个场景——
风沙漫天,残阳如血。
沙漠中走来一个戴着斗笠的剑客,他的长发和衣襟随风而飘动着,脚下的黄沙被踩的“咯吱”作响。
他走上前,敲开一扇木门,“吱呀”一声,门开了,走出一个风华绝代的老板娘,再抬头一看招牌,上书四个大字:龙门客栈。
不得不说,场景与名称都完美契合。
走进客栈,我抬眼一看,几桌人已经坐定,小二招呼着客人,听到动静,忙高声对我说道:“客官里面请!”
那些坐着的人,有官爷,有土匪,表情各异,心怀鬼胎,一手端着茶碗或酒杯,一手按住桌上的剑,也转过头来看我,落单的过路人通常都难逃洗劫,一场大战似乎就要一触即发。
但他们看了一眼之后,便回过头继续与同桌人聊天,没有理会我。
我心想:这帮人定是被我的气场所威慑,被我的相貌所折服,怕与我交手罢了。
坐定之后,我才发现身后的墙上写了五个大字:要打出去打!
下面用小字写着的各种物品的赔偿价目表:
桌子500块
凳子200块
碗碟100块
酒杯50块
筷子20块
……
看来打架真是有钱人的游戏。
出了小镇不久,远远的就可以看到雀儿山的雪峰冰川正对着平整的马路。
http://s2/mw690/0024dLnogy6XtQTwfURb1&690
路边则是四处可见的色彩斑斓的玛尼石和佛像,千百年来守候在这片雪山之下,享受着阳光和雨露。
http://s13/mw690/0024dLnogy6XtRcC0qw1c&690
http://s5/mw690/0024dLnogy6XtR1VVo824&690
往前走不远,一条沿路的清澈小河,一座跨在河上的小桥,再往深处看,是一汪碧蓝的湖水,在山脚下静静地盛开。
http://s8/mw690/0024dLnogy6XtTuCQBN87&690
http://s10/mw690/0024dLnogy6XtTxXXCN69&690
这里便是著名的新路海。
新路海并不是海,而是一个冰蚀湖,水源来由雀儿山冰川和积雪消融以及降雨,它的藏语名为玉龙拉措,“玉是心,龙是倾,拉措是神湖。相传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英雄格萨尔爱妃珠姆来到湖边,被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幽静的环境所吸引,徘徊湖边流边忘返,她那颗眷念美丽河山的心犹沉海底。后人为了纪念珠姆,取名为玉龙拉措。
http://s12/mw690/0024dLnogy6XtTKKUbxfb&690我在景区门口转悠了一会儿,与住在此处的自驾驴友聊了会儿天,便继续骑行了。对于看过了太多神湖圣湖的人来说,玉龙拉措并不是那么能吸引我。倒是路边河流里五彩斑斓的玛尼石更让我青睐,它们被河流常年冲刷,带走的吉祥之水,恩泽了马尼干戈这块神奇的土地。
http://s6/mw690/0024dLnogy6XtTP6DgV95&690告别了新路海,真正开始了骑行雀儿山的漫漫山路了。
我一直担心的便是这一天,听说路上没有补给,只有几个道班,还不确定有没有工人住在那里。上坡的路更是痛苦,我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翻过雀儿山5050米的垭口,这里被称作川藏第一高。
骑了不多久,几台越野车从我身边经过,他们摇下车窗玻璃给我加油打气,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江苏。”
他们马上停下车,再一看车牌,原来是徐州的老乡!
我之所以把徐州人称作老乡,是因为我从小生长在徐州。我的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我两岁时就随家人一同去徐州,一直到十岁我才举家搬迁回农村老家。而自从父亲离岗后,已经有十几年不曾回去过,但说起徐州,还是满怀思念。总想着有一天还会再去小时候玩过的地方看看。
领头的越野车司机大吼一声:“下车!是徐州的老乡!”
我滴妈呀,这真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大家把车停靠在路边就开始了摄影大会,最后我们一起合了影。
http://s3/mw690/0024dLnogy6XtUxL4Vs52&690老乡们给了我几瓶水,而后又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我厚着脸皮说:“虽然这样不太好,但我需要点吃的。”然后我又解释道,“因为今天要翻雀儿山,我怕我要是骑不过去只能在半路上露营,所以……”
老乡们也不含糊,北方人直爽的性格暴露无疑,打开后车门一股脑塞了我许多吃了,可以看出有许多是他们一路买的特产和零食。我忙说够了够了。
我也真是够了。
一伙人来去如风一辆,伸出车窗的手不停地挥舞再见,希望老乡们能够一路平安到达拉萨。
有了饮水和补给,我瞬间斗志满满,所有的压力和担忧都一扫而光,即使是到不了垭口,我也可以在沿途的道班借宿或露营。
当我骑到二道班的时候,方才下午两点半,此时下了一点小雨,我匆忙躲进道班的小楼里,一分钟后,雨停了。
我抱着怀疑的态度又等了几分钟,实在忍不住。索性心一横,死就死!
再往上,就直接是垭口了,路上再没有任何可以停留的地方。
http://s3/mw690/0024dLnogy6XtVvGaYy12&690
下雨天骑行高山垭口,不是没有经历过,是经历了就永远忘不掉。
当年在川藏线最后一个米拉山口,5028米,到了山上后天气突变,大家匆忙下坡,最后还是被突如其来的冰雨冻的两只手没有了知觉,就觉得整个脸都不再是自己的。最后终于看见路边有人家,只能用身子扶着自行车把一步一步走进去烤火。
碎石路在雀儿山上来回的盘旋,道路依山而建,一边是随时可能落下的石块,一边是坡度较陡的山坡,一种是被砸死,一种是被摔死,真不知道哪一种死法更……但是能不能保证别毁容?
“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可以想象,当初在没有这条路的时候,那些开路的军人是怎样的胆量!
每转过一个大转就能看到山下以及远方自己走过的路,这时候我还挺佩服自己的。驮着一百斤行李,各种包把自行车武装的像坦克似的,车还出了点毛病没有解决,但就这么一米两米的把旅行的艰苦变成别样的风景。
http://s1/mw690/0024dLnogy6XtVDu9fW20&690
http://s10/mw690/0024dLnogy6XtVEGHaN19&690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阵鲜艳的色彩,是风马旗!
这就到垭口了?
这就骑上雀儿山了?
不是川藏第一高么?
怎么这么轻松?
带着各种疑问,我加快速度。
果然,五彩的经幡越来越多,被山口的风吹的猎猎作响,可以通过前面的路看到天空,那就说明是下坡。
两个喇嘛在垭口的雀儿山石碑前拍照,见我骑车至此,忙加油打气,与我合影。
http://s5/mw690/0024dLnogy6XtVWS7Vq94&690
他们是来自甘肃拉卜楞寺的喇嘛,我记得其中一人叫做热布吉,他挎着黄色的小包,里面装着iPad,一路上与我保持着联系。
他们一路步行去拉萨,偶尔会搭车走一段,路上会到各个寺庙去朝拜。
他们走后,我独自一人在垭口拍照。
终于攻克了川藏北线上的这道鬼门关,怎么说呢?雀儿山藏名“绒麦俄扎”,意为雄鹰飞不过的山峰,主峰海拔6168米,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
而为了映衬“雀儿山”之名,我傻逼似的在垭口的石碑上跳了五六十次,要知道,垭口的海拔是5050米!这是我去过第三高的地方,但是我一点高原反应也没有……
http://s7/mw690/0024dLnogy6XtWc8xXU06&690
经常会被问到:你骑车去西藏?那高反了怎么办?
事实上,对于骑车的人来说通常都不太容易产生高反,因为骑车爬升速度慢,而且时间跨度长,在一点一点上坡的路上你就会逐渐适应高海拔的氧气含量,相反坐火车或是自驾、骑摩托车会相对容易产生高原反应,所以我至今也不知道高反是什么感觉,不得不说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而且并不是越高的地方,高原反应就越厉害。
我记得当时骑滇藏线,东达山垭口是5008米,骑上垭口就开始脑袋胀的疼,耳朵嗡嗡的,相反在更高的地方,从来没有感觉,最后是喘口气。
我在垭口待了有一个小时之久!这造成了我之后悲惨的下坡路。
http://s4/mw690/0024dLnogy6XtWkTS39a3&690
http://s1/mw690/0024dLnogy6XtWqnfFKc0&690
通常翻垭口都会在中午之前,否则很容易赶上多变的高原天气,有时候甚至会酿成悲剧。
而我到达垭口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天气已经有些阴了,但我想的是下坡会很快,所以当我五点开始往山下走时,雀儿山的山峰上已经被一片雾气所笼罩。
我没想到,下坡的路竟会是如此的漫长!
http://s14/mw690/0024dLnogy6XtWyHRwxfd&690
颠簸的路面让我不敢加快速度,在山路上行驶的重型卡车也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只能一点一点跟在后面吃灰,路面还有坍陷的地方,真怕这些大货车会遭遇危险,在山路上遇到会车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只能远远的看着,在路面稍微宽一点并且安全的地方等着。
这大货车一路上还按着震耳欲聋的喇叭声,我开始还很反感,心想你按个屁啊!万一把山上的石头震下来,我跟在后面不是倒了血霉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提醒对面的来车。
无知导致愤怒,无知也最容易愤怒。
http://s16/mw690/0024dLnogy6XtWWy7tt4f&690
http://s12/mw690/0024dLnogy6XtX5alJ19b&690
路面拐到靠进山峰的那一侧,天开始下雨,这雨更像是山上的雾气散落了下来,远离山锋的时候雨就小了一些,我只好被迫加快些速度,好离开它远一些。
http://s6/mw690/0024dLnogy6XtX9TJ89e5&690似曾相识的情景啊!若是我早点下山,也许就不会被雨淋到,也不会冻得双手僵硬。
终于下到六道班,天已经暗了下来,看来晚上只能在此落脚了。
http://s14/mw690/0024dLnogy6XtXnAXW5ad&690六道班对面是一排木头房子,上面写着“德格雀儿山温泉酒店”,门口站着一个小伙子,他看到骑车经过,对我说:“进来喝点茶,烤烤火。”
我正求之不得,把车停放在门前,低一下身子,走了进去。
http://s7/mw690/0024dLnogy6XtXhR3HU76&690
一个美丽的藏族姑娘帮我撩起的门帘,藏床上坐着的是她的老公,英气逼人。而刚刚那个让我进来烤火喝茶的小伙子则是这藏族姑娘的弟弟。
屋里明亮的暖色灯光,温暖的炉火,木柴在火膛里噼里啪啦的爆炸着,桌上是冒着热气的茶……
http://s4/mw690/0024dLnogy6XtXvyLqr63&690
我握紧了拳头,想攥住紧存的一丝热气,说明来意,他们让我坐在火炉旁边烤火,还给我倒了杯茶。
我进一步解释,只是太冷了,路过这里烤一下火,等下我要去对面的道班借地方露营。
藏族男子叫公呷,全名公呷泽仁,他说他这里有地方可以住,还可以泡温泉。
我不得不抱歉且遗憾的告诉他,我没打算住在这里,因为我没法在这里消费。
公呷倒是豪爽,说道:“不用,你在这里烤烤火,等会和我们一起吃饭,吃得饱饱的,再泡个温泉,然后你就到那边的房子住。”
我说:“真是太感谢了,真不用,吃的我有,我一路住帐篷已经习惯了。”
他说:“你不要去那里找地方住,那里的人不友好,你就在我这里,等下我们就吃饭。吃面条行不行?”
公呷说到“不友好”让我有些担心,是怎样的不友好呢?
之后他又如此说了两三次,我心动了,便留了下来,我想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泡温泉了,我能想到的最近一次泡温泉便是出了丹巴的路上,那已经是12天前的事情了。
http://s5/mw690/0024dLnogy6XtXI1e6gd4&690对了,最近一次洗澡也是那天……
所以吃饭睡觉都是小事情,洗个热乎乎的温泉澡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http://s14/mw690/0024dLnogy6XtXIVYL3ad&690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