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柄国宰相张居正——权力之路与改革人生

(2023-11-14 15:00:37)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文化

自费出书

分类: 好书推荐
柄国宰相张居正——权力之路与改革人生


编辑推荐
1.以关键人物看懂时代面貌——由点及线带面的叙事思路
作者从明代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张居正入手,由这一主角延伸到其周遭如嘉靖帝、万历帝、严嵩、徐阶、高拱、王世贞、戚继光等重要人物,同时迁延至影响明代中后期历史发展的如“一条鞭法”、强军部署等主要事件,并辐射讲述了他所处时代的官僚制度、官场生态、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等问题,完成了一幅从关键人物铺陈,看清关键人物的人生轨迹,同时看懂其所处时代面貌的叙事长卷。

2.聚焦“张居正改革”——围绕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展开叙述
在张居正担任内阁宰相、辅佐年幼万历帝的十年间,通过全国清丈和一条鞭法,严格实行考成法,推进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重点展现张居正不畏流俗与舆论,舍小家、为大家,以宁肯破家沉族也要推进改革的精神,使得明朝走出重重危机,出现家给人足、国家安宁的“小康”局面的历程。

3.侧重对主角与周围人物、环境关系的描写——撇开时间线,从关键人物与重要事件拎起一个历史时段
本书侧重以人物关系透视改革成就。通过讲述张居正与徐阶、高拱、万历帝、冯保、潘季驯、汪道昆、耿定向、王世贞、戚继光、王崇古、张四维、谭纶等一众核心人物的关系,立体且有血有肉地再现了一群不甘沉沦的中国人努力前行的足迹。同时经由张居正对这些关系的处理方式和思路,侧面剖析了张居正的思想局限、性格缺欠及身后家破族沉的悲剧命运。

4.为读者思考历史、反观自我提供了思考路径和参照样本(本书主要提出 回应了哪几个问题)
问题一:回看历史,无论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宋代的熙宁变法还是明代的张居正改革,是否都跳不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历史宿命?
问题二:“事明主易,事中主难;事长君易,事幼君难”。历史上明君太少,大多帝王皆中人之资。那么,在面对中主或幼主时,辅政宰相是选择像徐阶那样明哲保身、躺平怠政?还是像张居正一样,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与身家性命,倾尽全力辅佐君王?
问题三:张居正以谆谆教诲与拳拳之心倾力辅佐万历皇帝达10年之久,为何最终换来的却是身死、家破、族沉的悲剧命运?
显示全部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清史专家林乾老师继《雍正十三年》之后,围绕“张居正改革”这一影响明中后期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铺陈开来的一部通俗历史叙事作品。
张居正是辅佐万历帝开创“万历新政”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个性鲜明的改革家,更是彪炳史册名流千古的传奇人物。他登上首辅之位前后理政长达10年之久,其间,他整顿吏治,刷新颓风;整治教育,延揽经邦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开创“一条鞭法”。拯救朱明王朝于将倾之际,不仅延续了明代历史的命脉,更使得万历时期成为大明历史上十分富庶的时代。
张居正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在波谲云诡、风云际会的明代官场中辗转腾挪,终得位极人臣;然而,一朝大权在握,他便开始独断专行,偏信阿谀奉承之徒,引得攀附权势者趋之若骛。权势欲促使其迈向了人生巅峰,也为其身后祸端埋下了重重的一笔。
透过张居正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不仅看到个体命运悲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的性格缺陷,同时也看到了个人局限与历史局限双重作用下的种种可能与万般无奈,为今天的读者思考历史、反观自我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参照样本。

作者简介
林乾,1959年生,先后在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现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专家、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曾国藩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华师范大学档案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等。曾于2017年任华为公司顾问,并在喜马拉雅讲述《雍正十三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北京市规划重点项目等多项。代表作有:《中国古代的权力与法律》《传统中国的权与法》《治官与治民:清代律例法研究》《嘉靖皇帝大传》《曾国藩大传》(合著)等。 

目  录
上篇
第一章三位同年的人生抉择 002
一次特殊的临朝 002
杨继盛的生死抉择 009
进退失据的王世贞 027
乡居六载的张居正 035
一手相托 060
权力争斗中的微妙平衡 061
秘密参与“嘉靖遗诏”的起草 076
在师友争斗中巧妙中立 083
“相业中第一筹’ 099
退田风波与海瑞罢官 102
为徐氏家难解围 114
香火盟约,亲如兄弟 133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林乾教授勤奋治学,通过梳理上百种珍稀史料,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面。经由对历史细节的描画和突出人物关系主线的写法,让我们看到张居正是如何从一个王府侍卫的后代一步步接近最高权力,进而以破家沉族的勇气全力推进改革。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 成崇德

嘉隆万之际,内忧外患,国步维艰。赖张居正推行新法,庶几中兴。然而其身既殒,不旋踵而家破名诬,训致数百年于兹,褒贬纷纭。林乾教授积累年之功,提纲领、察隐幽,一代风云、百态人生,尽呈笔端。吾人欲知古今、明荣辱、通经权,是书不可不读。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亚洲文明研究院院长 赵轶峰

良臣、权臣,力挽狂澜哀颓世;史笔、妙笔,慎思熟虑著华章。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第一章三位同年的人生抉择
一次特殊的临朝
风雨雕戈秋入塞,云霄玉几昼还宫。
书生自抱终军愤,国士谁讥魏绛功。
北望苍然天一色,汉家高碣倚寒空。
匈奴万骑纵西山,天险谁当百二关。
今日安危任边将,异时恩泽满朝班。
乌边白骨那能辨,马首红妆若个还。
冗散书生空哽咽,截书谁为破愁颜。
庚戌年是公元1550年,即明朝嘉靖二十九年,这是继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一百年后,大明王朝遇到的又一次大危机。对于嘉靖帝个人而言,是继八年前他被宫女谋害,死里逃生后,面临的又一次人生危机。
八月二十一日午刻,嘉靖帝在西苑便殿急召大学士严嵩、李本和礼部尚书徐阶,商议与俺答议和的事。此时俺答率军数万,列阵都城之外,其前锋兵马七百余骑,已于昨日进人安定门。俺答将日前虏获的太监杨增等人放回,让他们携带文书入城求贡,并向嘉靖帝下了“通牒”:如果当天得不到答复,就进兵攻城。
嘉靖帝因事态紧急,停止斋醮,立即命司礼监太监王利带上“通牒’召三大臣议事。这是京师戒严的第四天,号称七八十万的京营劲旅,点兵时仅有老弱病残四五万人,为了补充兵力,临时招募了四万居民在城门外各沟口抵御俺答,又命戚继光等各地应试武举的一千多人分守城门。李本休致后改复原来的吕姓,故又名吕本,他是泥塑木雕式的人物,全程一言未发。对话主要在嘉靖帝与徐阶之间展开。
不等三大臣行礼完毕,嘉靖急切问道:“现在形势如此,奈何?”
首辅严嵩似乎要先定调子:“这都是抢夺的贼寇,不足为患。’
徐阶不等严阁老把话说完,就驳了回去:“在城下杀人放火,岂能说是抢夺之贼?!正须商议如何御敌之策方好。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汲文天下出版
公司网址:www.jwtxbooks.com
投稿邮箱:178721100@qq.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掌控习惯
后一篇:突破式沟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