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

(2023-08-14 16:32:48)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文化

自费出书

分类: 好书推荐
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缓解焦虑的,是解决问题的。
本书汇集了作者20多年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经验,
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融入家庭教育实践中,
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破解孩子心理密码,养育心理健康的孩子。
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
帮助孩子发展出独立、自尊、自信的人格和较强的社交能力,
养育一个真正快乐、健康、内心富足的孩子。

关注家长自身成长。
引导家长从内心出发,
注重自身心理成长,
提升自身的人格成长、科学陪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改善亲子关系。
家长把“心理营养”种在孩子心田,
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足够的爱、安全感、陪伴和理解,
孩子的内心就会富足,
显示全部信息
内容简介
教育不是简单粗暴的物质满足,

是陪伴,是心灵的抚养。

给予孩子心理营养,比物质养育更重要。

这是一本以“心理营养”为主题,关注孩子(3~12岁)心理健康、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图书,为养育积极人格、心灵富足的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书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融入家庭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要,规避引起孩子心理问题的教育,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作者结合多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的实践经验,精选44个主题破解孩子心理密码,分别从培养孩子爱的能力、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点燃孩子价值感、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人格,以及增强孩子与人连接的能力等5个角度讲解,用“心理营养”帮助孩子获得幸福和勇气,成为有爱、有安全感、有价值感、独立、自信的人。

作者简介
著名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专家
广州市一苇渡心心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20余年,已出版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图书5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目  录
第一章 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夫妻亲热被孩子撞见,趁机普及性教育
妻子嫌弃丈夫,对孩子有影响
家庭暴力会传递给下一代吗
单亲孩子的教养
孩子过早懂事,真的好吗
妈妈,请别再唠叨了
孩子的问题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父母为何会对孩子下狠手
孩子犯错不一定是坏事
青春期的叛逆,大有来头
青春期孩子需要分层教养
别错将“内疚教育”当作“感恩教育”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家庭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家庭教育上升到法律层面,对父母提出了树立好家教、好家风,依法带娃的更高要求。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在增多,家长对于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有着迫切的需求; 另一方面,针对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的专业理论和技术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专职心理健康工作者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目前家庭教育领域的一个真实现象。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心理学的生命力在应用,应用的生命力在解决问题。志中先生长期在心理学应用一线进行探索,他的《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就是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而编写的,这正是它的生命力,也是我推荐它的理由。

叶浩生 教授

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在线试读
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我们内心的孤独和悲伤等负面情绪,都源于我们无法感知到爱与被爱,简而言之就是失去爱的能力。爱的能力包括爱他人的能力和被他人爱的能力。爱既是一种双向的给予和得到,又是一种相互的关心和信任。心理学家珍妮·西格尔曾在她的著作《感受爱: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的艺术》中说:“无论多大年龄,我们都可以了解新的方法、学习新的技能,让自己有能力感觉被爱,也有能力让他人感觉被爱。”所以,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父母爱的误区
家庭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场所,也是彰显爱的能力最突出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让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孩子在爱的氛围中,能够形成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价值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孩子对父母的爱,也会让父母感受到温暖与幸福,让父母的生命趋于完整。
现实却比较遗憾,关于如何去爱孩子,不少父母存在误区,有的父母成了孩子的“保姆”,大活小活都不让孩子插手,用服务来表示自己的爱;有的父母成为“焦虑者”,经常抓住孩子的小错误一顿整治,害怕孩子走上歪道;有的父母成为“路人”,对孩子的行为不管不问,美其名曰不干涉孩子;有的父母成为“霸主”,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不允许孩子有丝毫的反抗……
父母错误的行为会给孩子误导,让孩子误以为父母不爱自己。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和尊重,就会丧失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长此以往,孩子会对父母不管不顾,缺乏感恩之心,或者用各种不恰当的方式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从而赢得父母的爱。
爱是孩子的天性
儿童学研究表明,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天生善良且有同情心。婴儿在一岁前就会对别人做出情感反应,如遇到有孩子哭,他会一起哭;两岁的孩子在看到别人哭时,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五六岁的孩子会懂得怎样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这些都是孩子爱的自然表现。为何部分孩子的爱在逐渐丢失?因为父母没有明白一个事实:不是你心里觉得爱孩子,孩子就能感受到你的爱。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好好学习才能懂得怎么去爱,才能在爱孩子的同时让孩子感受到爱。
唤醒孩子爱的能力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jwtxbooks.com
投稿邮箱:178721100@qq.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漫长的旅途
后一篇:羌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