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夜行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文化自费出书 |
分类: 好书推荐 |
编辑推荐
1、生命并不受贿,唯信者逆风而行。
2、这是一本问题之书,收录史铁生关于生命、爱情、疾病、生死、亲情、命运、苦难和生存意义、生命去向的32篇文章。史铁生的一生,是充满苦难的一生,他在21岁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双腿,一遍遍徘徊在荒芜空寂的地坛,责问人生的生与死,叩问上帝的安排,人只有处在某种特殊的处境中,才会思考某些问题。
3、史铁生把这些问题想的很透、很彻底,他去过绝对的黑暗,看到永恒的星光,用妙笔深刻而透彻地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人生,自言自语式的语言直扑人心,他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
4、特别收录《我与地坛》(被收录高一教材)《病隙碎笔》《好运设计》《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等经典篇章。
5、给每一位迷茫者、心灵困顿者、生活孤勇者的礼物,愿我们在并不完美的人间,活出生命的辽阔和自由
6、赠史铁生“爱命运”明信片,8张随机赠送2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是他长达40年轮椅生涯思索的结果。通过经历感悟和种种回忆,展现了对生命、爱情、生活、金钱、人性、生存意义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叙述朴实精辟,字字珠玑,饱含了对人生的感悟,亲情的讴歌,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其中有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
“看见苦难的永恒,实在是神的垂怜唯此才能真正断除迷执,相信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史铁生说。他的文字,生命的意义,生命的顽强,都在字里行间,给你无形的力量和信心,只有在绝境中重生的人才会有如此的能量。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著名作家,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陕北农村插队,21岁知青插队快结束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再没有站起来,后来又患肾病发展到尿毒症,靠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以毅力和智慧,度过了长达40年的轮椅生涯,留给读者的不仅是精美洁净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
目 录
第壹章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二十一岁那年
秋天的怀念
合欢树
我的轮椅
墙下短记
想念地坛
第二章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故乡的胡同
外国及其他
在家者说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即使今年没有任何文学作品,只要有《我与地坛》,就是文学的丰收年。
——韩少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莫言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第壹张
我与地坛
一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 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
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 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
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 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 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 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
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
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
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 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
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 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
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