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北魏

(2023-03-20 13:49:42)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文化

自费出书

分类: 好书推荐
神奇的北魏


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纪连海作序推荐,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北魏断代史。

  秦汉文明之余韵,隋唐盛世之先声——一段常被忽略的华丽篇章,一个影响中华千年历史走向的神奇王朝。

  中国历史上DI一次民族大融合,开启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新格局。

  从丧家之犬到中原霸主:曾在草原中落败的拓跋部落,何以在南北朝的战火中创立北魏,统治中国北方长达百余年?

  北魏王朝一步步走向强盛的过程中,为什么能鲜少犯错?统治者的魄力抉择、残酷的继承人制度如何避免了部落式的内斗与政权分裂?

  战争谋略、官场政治、宫廷权术……多角度真实再现一个家族王朝的演变和消亡,伟大与光荣。

 
内容简介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时局混乱,游牧草原的拓跋鲜卑一族乘势而起、统一中原,建立起一个以中原礼乐治邦的神奇王朝。

  《神奇的北魏》以魏晋南北朝为历史背景,以史料为基础,人物为主线,生动描述了鲜卑族拓跋氏边地南迁、内附中原、建立北魏、与南朝划江而治、称雄东亚及至ZUI后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浓墨重彩地记录了道武帝拓跋珪建国称帝、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冯太后临朝称制推行改革、孝文帝元宏汉化改革、宣武帝元恪钟离之战、六镇兵变、尔朱荣崛起、北魏分裂、高欢和宇文泰分庭抗礼等历史事件。本书对战争谋略、官场政治、宫廷权术均有涉及,是一部写给大众的北魏断代史通俗读本。

作者简介
  张小泱

  山东聊城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文学院高研班学员。已出版长篇小说《三家分晋:战国的前夜》《春庄告急》,非虚构历史文学《神奇的北魏》《齐桓争霸》,报告文学《就业季》等多部作品,其中《就业季》曾荣获山东省第四届“泰山文学奖”。

目  录
  序
  前言
  DI一章 拓跋鲜卑
  1.南迁时代
  2.拓跋力微
  3.鲜卑王子
  第二章 代国风云
  1.雄风重振
  2.封代立国
  3.国生内乱
  4.铁弗大患
  5.风云突变
  第三章巍巍大国
  1.危难之际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神奇的北魏》厚重而不失灵动,十分精彩,是我乐于向读者朋友们推荐的一部著作……

  ——知名历史学者 纪连海


  北魏一直是我国历史上忽略了的一段华丽篇章,继承了魏晋风骨,开拓隋唐盛世,1000多年前留下的文明遗迹直到现在都是随处可见。从鲜卑拓跋到魏之元氏,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演变和消亡,伟大与光荣。 

  ——豆瓣读者 yyy


  从鲜卑拓跋的发家,到东西魏分裂,讲得很详细。

  ——豆瓣读者 鱼肉

在线试读
  1.南迁时代
  本书的主人公是鲜卑族,确切地说,是鲜卑族的一支——拓跋部,即“拓跋鲜卑”。拓跋鲜卑是一支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是一个近代传入中国的词汇,是许多以迁徙放牧为生的民族的共有称呼——这是与汉民族完全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存环境,导致两个族群的文化习俗迥异。建立了强大文明的汉民族认为自己居于天地之中,是顺应天道的族群,于是,这些温厚的农夫,这些文雅的士子,就不免戴着有色眼镜,称呼那些异族人为“蛮夷”“戎狄”,并称其“被发左衽,人面兽心”,鄙夷之情溢于言表。
  汉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不同,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在婚姻问题上,汉民族提倡女人忠贞节烈,游牧民族却在这个问题上实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游牧民族对待寡妇的态度是不能有寡妇:爸爸死了,庶母要嫁给儿子;哥哥死了,嫂子要嫁给弟弟。而在汉人眼中,这种文化是伤风败俗,是奇耻大辱。另一方面,汉民族却又不吝溢美之词,赞美游牧民族为“天之骄子”,对他们的骁勇善战有生动而形象的描述。
  在民族形象上,汉民族与游牧民族最大的区别不是“左衽”“右衽”的服饰之别,也不是“守节”“改嫁”的风俗之别,而是两种文化象征的不同:游牧民族的标志动物是马,汉民族的标志动物是牛;游牧民族骑马射猎,汉民族赶牛耕种;骑马的来去无影、迅猛桀骜,赶牛的不急不缓、坚忍刚毅。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两个族群之间干戈不断:汉民族有白登之困,也有骠骑将军河西大捷,游牧民族有颉利可汗被俘,也有陈兵渭水、震动长安;汉民族曾骑着战马,踏过匈奴的王庭,游牧民族也曾入主中原,抄掠中原王朝的都城;汉民族让游牧民族“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游牧民族让汉民族“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汉民族的刀剑与游牧民族的箭镞难分伯仲。一些学者认为,一直到十八世纪,农耕民族才彻底在世界范围内战胜游牧民族——在工业革命的滚滚浓烟中,这些天之骄子的苍凉背影逐渐消失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二者的关系,那就只能借用李后主的词了: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怀,充满悲伤、悲凉、悲壮的历史意绪。
  在中国史书记载中,很多游牧民族都和汉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说匈奴是大禹的后裔:夏朝末代君主夏桀,因荒淫暴虐而被商汤流放,其子獯鬻带族人逃往北方,最终发展为一支游牧民族——獯鬻。獯鬻即匈奴前身。这一点未必可靠,却从侧面反映出二者的复杂关系。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